西安市雁塔區“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專區工作人員為企業群眾辦理相關業務。
“新開一家藥店,辦理相關手續,以往要跑好幾次,現在只跑一次,工作人員就辦好了所有相關證照,非常方便!”7月4日,提起辦理新藥店手續的經歷,怡康醫藥超市經辦人孫女士贊不絕口。
據悉,作為今年西安市辦好30件為民實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全市新增10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場景一一落實,企業群眾也在便民服務擴容提質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速度和溫度。
率先探索 讓企業群眾享實惠
“本以為需要跑幾個單位、跑好幾次才能辦好,沒想到在雁塔區‘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一次就辦好了。”7月3日,一家醫藥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李先生說,他難以掩飾激動的心情,拿著辦好的手續,在寫有“群眾的滿意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字樣的背景墻前與雁塔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工作人員一起合影,這一刻值得紀念。
“自今年3月份,被確定為全省‘高效辦成一件事’基層聯系示范點以來,我們已先后組織召開了五次‘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改革工作推進會。”7月4日,雁塔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說,如今,雁塔區已印發《雁塔區全面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落實工作方案》,將國務院13個“一件事”、西安市10件“一件事”整合為18個“一件事”。截至目前,企業信息變更辦件826件、企業注銷登記辦件2485件、新生兒出生辦件4件、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辦件1183件、殘疾人服務辦件2076件、退休一件事辦件98件。
作為較早貫徹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相關政策的開發區之一,經開區聚焦企業開辦、經營、退出全生命周期,整合集成了企業開辦、經營、變更注銷等60余項高頻“一件事”服務場景,繪制形成惠企旅程圖,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政務中心、驛站多渠道供給,為企業、群眾提供咨詢解答、線上線下申報指導和全程幫辦代辦服務。
在積極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中,蓮湖區聚焦自然人和法人兩個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推動實現48個高頻、面廣、問題多的“一件事”高效辦理,其中除涵蓋省市統一改革事項36項外,還推出藥店經營一件事、診所經營一件事、電影院經營一件事等符合區情的12項個性化服務事項。
開拓創新 線上線下齊發力有速度更有品質
“我們正擔心沒有辦好相關手續影響餐飲店開業,沒想到在經開區政務大廳了解情況時,就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一次性辦好了相關業務。”7月3日,經開區一餐飲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陳女士說。
據悉,今年以來,按照國家和省市“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要求,經開區率先探索,將流程優化、數據共享、制度創新深度融合,積極推行開辦餐飲店“一件事”集成快辦辦理模式,通過將食品經營許可、戶外招牌設施設置等相關事項整合為“一件事”“一站式”“一次辦”,實現辦理材料、時限整體壓縮30%,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
與經開區不同的是,雁塔區也積極探索出適合轄區情況的新路子。如今,“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開辦餐飲店一件事”“人力資源服務許可一件事”和“零售藥店開辦一件事”可在雁塔區“創業MALL”云端辦事平臺實現閉環辦理。同時,雁塔區推出4大類210項主題式一件事套餐,實現相關事項線上一網通辦。
新城區聚焦企業和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完成了“醫療器械一件事”“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和“信用修復一件事”等7個“一件事”事項梳理和流程再造,把“高效辦成一件事”和“民有所盼”“政有所為”統一起來,進一步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最大化便利,提升大家的滿意度。
持續優化 讓企業群眾享受高效服務
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高效辦成一件事”相關事項落地生根,一張張高質量民生答卷為人民幸福生活不斷加碼,讓企業群眾享受高效服務更能辦成事,這些正在匯聚成促進經濟發展新的澎湃動力。
“我們將持續做好中央和省市‘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承接工作,不斷拓展‘一件事一次辦’場景,為企業群眾辦事提供優質體驗,要加強溝通協作,樹牢全市‘一盤棋’思想。”西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說,行政審批窗口應發揮直面群眾的優勢,認真做好“高效辦成一件事”政策解讀,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辦事體驗感和滿意度。
聚焦“辦成”更突出“高效”,雁塔區將不斷統籌一體推進,構建以區政務中心為核心的“1+N”的新型政務服務聯合體模式,進一步從企業群眾視角找準政務服務提升的關鍵點。以改革“小切口”推動服務“大提升”,經開區將著力構建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不斷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便利度、滿意度、獲得感。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需求,灞橋區將圍繞涉企高頻經營許可事項,精減優化審批流程,實現多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和水平,優化轄區營商環境。在持續優化服務措施中,全市各區縣及開發區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各類特色服務,讓“高效辦成一件事”在西安百花齊放。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鮮明的民生底色。西安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記者 王濤 文/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