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不少家長都想給孩子報一個研學夏令營,這樣一來,既能緩解家長暑假帶娃難,又能豐富充實孩子的暑期生活。筆者認為,研學游要想獲得家長的認可,要走新更要走心。
研學游首先要有創新,突破原來走馬觀花、消磨時光的旅游休閑模式,讓孩子們開闊視野,觸摸到真實的社會生活。中小學生了解社會和生活的方式大多數來自課本,而書本上的知識經驗,不少已落后于現代生活。例如,如今的農村、工廠和書本上描述的有很大不同,農業生產用上了無人機、北斗導航,工廠里出現了機器人、黑燈車間,大量高科技在實際生產中得到應用,這些在教材里很少見到。因此,研學游不妨創新產品,增加一些美麗鄉村游、現代工廠游。筆者以為,研學游不一定非去看風景名勝和歷史古跡,哪怕讓孩子們去參觀警營、法庭,或者和消防員一起開展一次防火演練,都是很有意義的。
另一方面,研學游要走心,要讓孩子們有收獲。筆者看到,在旅游市場,有幾位網紅導游很受游客歡迎,比如把兵馬俑講活了的西安導游王鈺,留著一頭花白頭發的陜西博物館講解者肖靜……這些優秀導游將歷史文化知識融入對文物古跡的講解中,既妙趣橫生,又讓人大受教益,書本上很多死的知識點馬上就變得鮮活起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就需要文旅部門在設計研學游產品時,要深入挖掘文物景點背后的歷史故事,培養一批優秀的導游、講解員,從而讓中小學生愛上博物館。
研學游市場廣闊,消費需求巨大,文旅企業要研究青少年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推出既走新又走心的產品,才能讓青少年實現書生意氣的研學、家國天下的旅行目的。(通訊員 刁江嶺)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