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搶抓時空信息智能服務發展機遇,培育壯大時空信息產業創新集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日前,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陜西省培育千億級時空信息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
到2027年授權 高價值發明專利30項
我省擁有加快發展時空信息產業的堅實基礎和明顯優勢,產業初具規模。近五年來,全省時空信息產業規模年均增長超過18%。
按照發展目標,以時空信息全產業鏈發展為導向,瞄準高精度授時、衛星導航以及遙感衛星、時空地理信息市場需求,推進一批創新平臺建設,構建智能化時空數據生產、匯聚、供給和應用全鏈條服務體系,著力突破時空關鍵技術、加快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優化完善產業生態、加速壯大產業規模、大幅提升國際競爭力,打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千億級時空信息產業創新集群。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全面建成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時間基準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綜合PNTG產業創新中心等一批具有明顯特色優勢的高水平創新平臺。加強時空信息產業重大原始創新,面向規模化應用的授時與導航高精度芯片取得重大突破,時空“天地一體化”增強服務技術全球領先,“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時間”融合應用技術全球領先。到2027年,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授權高價值發明專利30項,取得行業技術標準5項,實施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50個。到2030年,形成完整的創新體系,授權高價值發明專利100項,取得行業技術標準10項,實施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100個。
培育引進一批高端科學家和企業家
產業生態日趨完善。圍繞時空信息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構建完整的時空信息產業生態系統,建設一批專業化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推進一批時空信息產業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引進一批高端科學家和企業家,培育一批時空信息產業雛鷹、瞪羚和專精特新企業,進一步提升研發、測試、標準、智庫、創業等公共服務能力,形成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到2027年,聚集十億元以上骨干企業2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10家。到2030年十億元以上骨干企業達到5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20家。
全省時空信息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加速時空領域新技術和新成果轉化應用,著力謀劃、招引、實施一批時空信息產業重大項目,形成輻射全國的“星地一體化”時空高精度服務能力,建成國際領先的時空智能底座,并基于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和眾多企業在測繪行業多年深耕經驗和產業集群優勢,打造全國領先的時空信息和數字地圖基礎智能底座,以全國一張時空信息數字地圖智能服務多維度多產業協同共贏的方式推動全省乃至全國時空信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到2027年,初步形成時間頻率產業、地理信息服務、導航與位置服務等時空信息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產業規模達到600億元。到2030年,全省時空信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根據重點任務部署,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加快實施時空信息創新體系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性能時空信息產品產業化、智能時空信息服務創新、時空協同感知體系建設、時空協同支撐體系建設、專業人才引育、產業園區建設等八大工程,推動全省時空信息產業創新集群跨越式發展。(記者 張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