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寶雞市隴縣縣委組織部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充分發揮社區網格作用,通過組織嵌網、單位聯網、陣地布網,將網格觸角延伸到社區治理最前沿,蹚出了一條管理有方、服務有質、辦事有效的社區“一網治理”新路子,極大提升了社區居民自治水平。
把基層黨組織嵌在網格,讓“一網通管”活起來。科學劃網,搭建網格整體架構,根據社區人口規模、服務管理、資源配置等條件,按照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動態調整的原則,以居民小組、住宅小區、若干樓宇為單元,作為社區網格劃分對象,每個網格覆蓋300-500戶居民標準,將全縣新城、北城、東城、西城、東風5個社區,優化調整為59個社區網格,實現精準劃網,織密織細社區網格治理基礎。全域覆蓋,建強網格組織體系。將基層黨組織建設融入社區網格治理中,構建起“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基層黨建格局,為59個社區網格支部配備59名專職網格員,“一對一”為社區黨建活動出謀劃策、獻智獻力。
把各單位職能聯在網格,讓居民服務融起來。用活“雙報到”載體,利用社區“雙報到”活動,穿針引線駐社區單位和社區網格,聯動社區內民政、綜治、市場監管、應急管理、消防安全各單位,立足各自職能責任,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點對點”服務,推動形成良性互動局面,實現駐社區單位“去行政化”的升級改造和社區服務大融合,目前,已通過社區網格員發現社區居民需求30余項,全縣919名志愿者參與到社區“雙報到”活動中,服務時長達4.18萬小時。用好“1+3”抓手。建立“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樓棟長”一支全天候網格員服務隊伍,除專職網格員外,523名兼職網格員參與到居民服務中,通過入戶走訪、座談問需,廣泛征求居民需求,梳理匯總分類建立“問題清單”;駐社區單位著眼自身優勢和行業特點,厘清可為社區提供的服務項目,比照建立部門“責任清單”;社區與駐社區單位雙向發力,協調認領服務項目,臺賬式管理、動態化調整、銷號式辦理,以簽單的方式形成“辦結清單”,做到服務全方位、無死角,截至目前,推動轄區內安全生產、環境衛生、矛盾糾紛等400余項疑難雜癥在網格一線有效解決,讓居民群眾享受到“融”的福利。
把多樣化陣地布在網格,讓便民利民優起來。精心打造“一中心+多驛站”模式,優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布局,不斷提高陣地使用率,在小區、樓棟、公園綠地等群眾活動場所建立多樣化便民驛站,提升社區網格幫辦代辦綜合服務能力。新城社區致力“五廳”建設,“習語亭”使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便民亭”,常態化開展網格員進小區服務,為小區居民提供政策宣傳、醫保、養老等一站式貼心服務;“聚心亭”,亭下暢談、溫暖民心;“暖心亭”,設立“微心愿”服務小信箱,點亮群眾大愿望;“議事廳”,實行“一事一議、急事急議、大事聯合辦”機制,推動實現“共治理”解“難治理”,解決社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241項,真正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了“幸福賬單”,社區網格“一網治理”效能進一步凸顯。(隴縣宣傳 通訊員 賀丹)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