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雁塔區市場監管局長延堡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上門為“個轉企”企業宣講新政策 受訪單位供圖
奶茶店、米線店、洗衣店……在我們周圍,活躍著很多這樣的個體工商戶,他們保障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同時,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他們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因為經營體量小、抗風險能力低等原因,個體工商戶們也面臨著融資難、發展慢等種種問題。升級轉型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為助力個體工商戶發展,今年以來,西安市出臺了扶持“個轉企”若干措施,通過一系列給力措施和暖心服務,大力扶持經營狀況較好、信譽較高、潛力較大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通過持續激發經營主體的發展動能,為西安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支持
讓企業發展充滿信心
“我經營的這家化妝品零售店注冊于2019年。近年來,經營的品類已經拓展到1200多種,50多個品牌。”9月5日上午,在位于高新區的陜西塞文秀商貿有限公司,經營者鄭鑫偉告訴記者。隨著零售店規模和業務不斷擴大,原有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現有發展需求。因此,在《西安市扶持“個轉企”若干措施》出臺后,他成為全市首個升級轉型為企業的個體工商戶。
“和企業相比,個體工商戶在人員招聘、銀行貸款、業務合作等方面,沒有太多競爭力,由此容易出現經營受限的情況。”鄭鑫偉說,其實,很早他就有將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的想法,但以往申請轉型,須先辦理個體工商戶注銷業務,再重新申請設立企業,過程復雜且不利于原店名稱、特點的延續。也正是因為麻煩且可能導致既有客戶流失,他才遲遲下不了決心。
今年4月,《西安市扶持“個轉企”若干措施》出臺后,西安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細化制定了高新區“個轉企”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在提升政策覆蓋面、知曉率的同時,通過開設“個轉企”線上線下專區,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優先咨詢、優先受理、優先登記”服務,為“個轉企”業務辦理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在西安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工作人員的前期指導下,新政策出臺后,早有轉型意愿的鄭鑫偉僅花了10多分鐘就完成了“個轉企”手續,并現場拿到營業執照。“和以往‘個轉企’政策相比,新措施不但允許沿用原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銀行對公賬號,保留原有名稱中的字號和行業特點,延續經營許可證和征信記錄,還支持連續計算經營期限,支持原有專利權、商標權、名稱權順利轉移;繼續在原址經營的,還可免于提交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文件。”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行政審批科副科長王巖偉說,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個轉企”后,企業的經營范圍將不再受《個體工商戶禁入行業和項目清單》限制,有助于企業快速拓展更多新的業務。
“目前,全市個體工商戶在冊總量達225萬余戶,占全市經營主體總量超過70%。這說明像鄭鑫偉這樣的個體工商戶不在少數。”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市場主體發展處副處長郭健正說,個體工商戶普遍存在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在獲取銀行資金、對外招投標、辦理員工社保醫保、品牌保護等方面受限頗多。隨著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個體工商戶的組織形式對其經營發展的束縛作用就越來越明顯。
今年4月出臺的《西安市扶持“個轉企”若干措施》,按照轉型前“遴選培育對象”,轉型中“優化審批服務、延續特色優勢”,轉型后“實施多元扶持、開展梯次培育”的總體思路,從建檔立庫、簡化手續、兌現減免、發放獎補、審慎監管、落實幫扶等10個方面,為“個轉企”提供多維度、全方位的扶持,鼓勵扶持經營狀況較好、信譽較高、潛力較大的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引領和帶動全市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發展壯大。
“‘個轉企’升級保留了原有的名稱字號、社會統一代碼和成立時間,最大程度保障了原有個體工商戶積累的客戶資源。”邢誠是高新區邢誠口腔門診部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在完成“個轉企”升級后,他計劃將原有100多平方米的經營場所擴大到300平方米,并進一步拓展經營范圍。有了各項政策的支持,他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激活動能
幫助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9月7日中午,位于雁塔區朱雀大街上的馬馬米線店內,人進人出非常熱鬧。前來就餐的市民、游客,在店門口排隊等候,店主劉正剛邊催促提醒店員邊招呼顧客。
“我們店已經開了4年,因小有名氣,市民游客紛紛前來‘打卡’。”劉正剛說,隨著小店生意越來越好,他就有了發展直營模式的想法。為此,他還專門注冊了商標。在聽了雁塔區市場監管局長延堡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的宣講后,劉正剛堅定了轉型升級的想法。
“長延堡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全程指導,幫我們辦好了營業執照,協調解決涉及稅務、財務等方面的問題,幫助我順利完成‘個轉企’的平穩過渡。”劉正剛說,升級后,他們就由商標持有人的個體工商戶,升級為老字號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在融資、招聘及后續發展中擁有更多便利,經營管理也更加規范,將為未來發展直營店奠定良好基礎。
“今年以來,我們聯合全區8個街道辦‘個轉企’工作推進小組共同推進相關工作。”雁塔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日常走訪中,他們會按照個體工商戶的規模及發展狀況將其進行分類;對不同類型的個體工商戶,給出差異化、定制化指導。通過深入調研,為不同個體工商戶量身定制升級方案,并提供政策咨詢、稅務籌劃、工商注冊等一站式服務,盡可能降低轉型門檻和成本。對轉型后的企業,雁塔區市場監管局定期走訪,持續跟蹤,全程護航企業發展。
“轉企后不僅能享受相關減稅政策,穩定經營三年以上、年營業收入200萬元以上且連續三年營業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還能獲得10萬元獎勵等補貼。”9月5日,在對馬馬米線的回訪中,長延堡市場監管所所長余佳又給劉正剛普及了最新的政策。
得知雁塔區還將研究出臺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并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融資支持等方面持續幫扶后,劉正剛高興地說:“各部門為小生意邁開發展大步伐全程保駕護航,給足了企業發展的勇氣和信心。”
位于未央區的西安南華東港建材有限公司也是今年完成“個轉企”升級轉型的企業。從專業市場內的幾個門面到如今的建材公司,在企業負責人蔡淑玲眼里,轉型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和規模的擴大,也意味著核心競爭力將整體提升。
“2019年,我們在未央區一個建材市場成立了建材經銷處,做建材批發。隨著經營規模逐步擴大,個體工商戶在獲取銀行資金、對外招投標等方面的不足越來越明顯。”蔡淑玲說,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專業市場內一兩個門面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正值發展遇到瓶頸期時,未央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上門宣傳“個轉企”扶持政策,并幫助蔡淑玲的公司順利轉型升級為建材有限公司。“升級后,公司將迎來更多發展的契機,有各項政策保駕護航,也能提升抗風險能力。”蔡淑玲說。
“扶持個體工商戶升級轉型,充分激活經營主體蓬勃的發展動能,是我們聚焦‘八個新突破’,持續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優化升級上實現新突破的扎實舉措,也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郭健正說,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遴選1.35萬戶“個轉企”重點對象入庫培育,900余戶個體工商戶完成轉型升級后,平均營業收入增長20%以上。
在全力護航更多小生意邁開發展大步伐的同時,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將聯合相關市級部門,通過鼓勵支持商貿服務類轉型企業走進商業樓宇、旅游景區;鼓勵支持生產類轉型企業進入工業園區發展;鼓勵支持科技類轉型企業入駐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建設專業化眾創空間等;通過推動轉型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推薦具備條件的進入“升規上限”培育庫等措施,持續充分地激發市場經營主體的蓬勃動能,為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記者 南江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