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為期兩天半的陜西省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專題培訓班在西安舉辦。來自全省100余位黨委社會工作部門志愿服務分管領導和業務干部、志愿服務組織代表學員通過“面授+現場觀摩教學”,深入學習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各方面要求,推動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面授課程豐富,從志愿服務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到陜西建設志愿服務體系的思考和實踐,再到志愿服務實踐的各類具體路徑和創新模式。講師利用全國豐富優秀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帶領學員們探索志愿服務發展的新方向。
現場觀摩教學分別前往西安市蓮湖區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西安高新區丈八街道楓林綠洲社區及楓林綠洲小區“15分鐘志愿服務圈”、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志愿者團隊,沉浸式學習西安志愿服務三個“樣板案例”的優秀做法。
“您好,陜歷博每天有6場志愿者公益講解,您可以根據時間安排。”9月12日,在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志愿者之家,57歲的志愿者趙梅英正在窗口接待游客。
文明引導、安全指示、文物講解……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已然成為陜歷博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現場,各地市社會工作部干部詳細觀摩學習陜歷博志愿者的管理章程及細則,了解到陜歷博每年約有 1200名志愿者參與博物館服務。此外,線上平臺開設即時服務直接實現志愿者的報名、招募、簽到功能,讓培訓班學員津津樂道。
在西安高新區楓林綠洲社區,一場匯集金融服務、養老服務、便民服務的“一刻鐘志愿服務集市”正在進行。活動現場,愛心義診、清洗鍋底、金融反詐騙宣傳等20余個公益攤位在社區廣場依次排開, 攤位前人來人往,大人小孩熙熙攘攘,濃濃的煙火氣不斷。
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培訓班學員全方位了解楓林綠洲社區“多元參與、供給精準、內容豐富”的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格局,不少學員與現場社區居民暢談感受,氛圍濃厚。
走進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老年公益課堂的合唱班正在練習新的曲目《夢中的蘭花花》,隔壁的剪紙課堂專業老師正在帶領學員們剪紙,還有功能齊全的直播間有居民在練習使用提詞器……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服務中心,為來往居民提供各類支持和服務。
“螢火蟲”志愿服務隊、“小蜜蜂”衛生清掃志愿服務隊、“向日葵”親情陪伴服務隊……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擁有一批針對不同群體、各類需求的志愿服務團隊。目前注冊志愿者1240余人,參與志愿服務達10600人次。看著這些數字,在場的學員無不感慨社區建立的這項用“志愿服務時長換取上課時間”的反哺機制,能夠真正激發志愿者服務的積極性。
“現場教學的三個點位十分具有代表性,不管是機制還是體系都已十分成熟,這給我們很多啟發。這幾天的系統課程我們收獲滿滿。”說起這兩天的收獲,陜西省志愿聯合會會長班理這樣分享。(文/圖 記者 王甜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