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近年來,以養生保健為名的“坑老”騙局不斷花樣翻新。近日,一種以“氫”為噱頭的保健療養模式打著治病養生、免費體驗的名義,誘導老年人購買或者租賃氫氧機、辦理吸氫卡,讓不少老年人上當受騙。
網友觀點:要加強對保健養生機構的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對于以治病為幌子,行虛假宣傳、欺詐誤導之實的不法機構,露頭就打,嚴肅查處,斬斷利益鏈條。要創新監管方式,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加強各部門信息整合,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從而提高監管的覆蓋面,織密防范網絡。
網友觀點:子女應給予父母多一些關懷,幫助他們提高信息辨別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此外,相關機構也應為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識和科學保健理念,并為他們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服務,讓其避免陷入不法商家的陷阱。
網友觀點:應對養生保健的“坑老”行為,首要任務是提升老年人防騙意識,幫助老年人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段和防范措施,增強其防范意識。同時,多舉措提升老年群體的健康素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養生觀,摒棄保健品“包治百病”的錯誤觀念。
【新聞回放】近年來,“教資熱”現象持續升溫,教資考試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教育部數據顯示,我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2012年的22.9萬人次躍升至2023年的1265萬人次,報名人數翻了50多倍,屢創新高。
網友觀點:“考證”需理性,做好職業規劃才是求職道路上的不二法門。要清楚自己的興趣所在,對向往的職業做充分全面的了解與規劃,有針對性地考取證書,堅守初心,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才能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網友觀點:“證多”也“壓身”。與其迷戀考取那些“華而不實”的證書,不如靜下心來認清自己、規劃前路。年輕人試圖通過考證緩解焦慮,但這種方式往往事與愿違。個人價值不應被一本本證書所框定。
網友觀點: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成為一名工作穩定的人民教師,固然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同學們也應對自身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自己真的適合當老師嗎?要多從自己的職業規劃、人生規劃出發,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真心。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