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西安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記者從市統計局發布的新中國成立75周年西安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投資板塊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安緊抓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歷史機遇,圍繞現代產業、民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實現了規模與質量的全面躍升。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發展動能不斷釋放
1949年-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20年之前年份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年均增長17.8%,投資的較快增長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從產業結構看,1980年-2023年,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由1980年的1.3∶46.7∶52.0轉變為2023年的0.1∶18.2∶81.7,第一、二、三產業投資年均分別增長11.5%、15.5%和 19.3%。
從項目看,1982年-2023年,建成投產項目3.7萬個,有力促進經濟發展和城市面貌提升。
從主要領域看,工業投資逐步擴大優化,工業經濟實現量質齊升;路網建設、軌道交通、城市更新等突破發展,基礎設施實現從瓶頸制約到全面躍升;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工業多年來一直是西安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支撐,1979年-2023年,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6.6%。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安先后引進了三星閃存芯片一期、吉利汽車等高技術制造業項目并先后建成投產,工業投資呈現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良好局面。從增速看,2013年-2023年,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9%。從占比看,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均在兩位數以上。2023年,西安集中力量打造北部先進制造業基地,走穩走實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裝備制造業投資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達到88.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比42.0%。
國有、集體、私營、外資等多種所有制投資“百花齊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23年,西安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投資、私營個體經濟投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分別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62.7%、33.7%和3.6%。
民間投資快速增長,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2011年-2023年,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5%,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均在34.5%以上。
軌道交通日趨發達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
改革開放后,西安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城市更新速度,著力補齊發展短板。
近年來,在西安地鐵、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外環公路、引漢濟渭、鄠周眉高速公路、京昆高速改擴建等項目建設帶動下,2013年-2023年,基礎設施投資年均增長4.0%,其中,道路運輸業投資年均增長4.9%,快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3.8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帶動作用較強。
2023年,基礎設施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3.4%,較2013年提高5.5個百分點。西安以舉辦“十四運”為契機,新建和改造25個賽事場館,朱宏路-鳳城五路立交、奧體大道跨繞城高速立交、元朔大橋、興運大橋和浐灞隧道、奧體隧道等一批重大節點工程建成通車,快速路網體系初具規模。
隨著火車站改擴建、北客站樞紐提升等重點工程竣工投用,地鐵9條線路建成運營,閻良、臨潼火車站完成更新改造并開通“綠巨人”動車組,西安軌道交通日趨發達,市民出行更為便捷。2013年-2023年,鐵路運輸業投資年均增長24.3%,快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23.2個百分點,對全市交通運輸提升發揮重要作用。
2021年,西安入選全國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全年改造老舊小區753個、880余萬平方米,落地架空線267公里,新建和改造提升綠地廣場、口袋公園169個,新建綠道511公里,新增城市綠地1618萬平方米。2023年,加快高鐵東站、團結村等重點片區開發建設,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37個,開工建設公共停車位2.12萬個,城市面貌得到較大提升與改善。
教育投資快速增長 衛生文化投資增強
近年來,西安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于2019年全面啟動《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三年累計新建、改擴建學校454所、新增學位43.04萬個。2013年-2023年,教育投資年均增長3.6%。新建、改擴建各類普惠性幼兒園、中小學及大中專院校,改善教育基礎設施條件,實施一批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城鄉教育資源得到均衡發展。
2013年-2023年,西安衛生和社會投資年均增長4.7%。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際陸港醫院、市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市兒童醫院新院區等一批三甲醫院投入使用。
2013年-2023年,西安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年均增長2.5%。西安國際足球中心、長安書院、歡樂海岸、灃東華僑城文旅融合示范區體驗區、陜西國際體育之窗、絲路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培訓基地等一批項目加快建設。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西安將更加重視投資質量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合理擴大有效投資,把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和激發有潛能的消費作為主攻方向,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馬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