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陜西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9月30日,記者從省總工會獲悉:《條例》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各級工會組織依法對勞動法律的執行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是我國勞動法律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政府部門勞動監察的重要補充,能夠有效協助勞動行政執法,使勞動糾紛早發現﹑早化解,避免矛盾激化。
《條例》細化了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內容,對平等就業、勞動合同、工資福利、安全生產、社會保險等13個方面的內容作出具體規定,同時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作為重點監督內容,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總工會與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等企業代表組織,應當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縣級以上總工會應當與同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建立健全勞動法律監督協作機制,共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條例》推動工會與勞動行政部門、司法機關形成監督合力,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糾紛。”省總工會副主席王占軍說。
《條例》肯定了近年來陜西省工會系統在勞動法律監督實踐中行之有效的“一函兩書”(即《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制度,并將其固化為法律規定,明確工會作為“一函兩書”發出主體。
“通過立法,能夠進一步發揮工會在勞動法律監督中糾紛源頭化解和聯系協調各方的作用,減少勞動爭議案件,促進地區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軍說。
目前,陜西省工會已建立勞動法律監督組織1.6萬余個,共有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2.7萬余名,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的組織架構已基本形成,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進一步規范勞動法律監督員管理,《條例》授權省總工會制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管理辦法,對監督員培訓、管理作出具體規定。(記者 郭軍 通訊員 白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