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西安市農業類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授牌儀式在灞橋區狄寨街道灞河莊園舉辦。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將8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在一起,“抱團取暖”“眾創發展”,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融合發展,為助力高水平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活動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薛振虎為聯盟代表授牌并頒授創建支持資金。來自全市的農業類勞模和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頭人,觀摩學習了創新工作室聯盟。
“能夠成為聯盟的一員,我內心非常激動,我將積極投身西安市農業類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各項活動,緊盯“三農”工作中的難點,發揮自身優勢,聯合企業、高校、農技專家等多方資源,持續開展技能培訓、技術攻關等活動,做優做強農產品精加工、深加工,大力發展電商直播,暢通農產品銷路,實現農產品銷量和產量的‘雙重增長’。”西安市同春豐農業專業合作社李小柯說。
2020年7月,李小柯加入灞橋區白鹿原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他的工作室充分利用“農業+互聯網”創新模式服務地方農業發展,通過抖音短視頻技術服務指導果農超過300萬人次;通過線上和線下多渠道銷售灞橋櫻桃,年均銷售量超過6萬斤,銷售總額超過900萬元。且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結合白鹿原本地特點,建成了集生產采摘、休閑旅游、文化體驗、研學實踐于一體的綜合農業示范基地,打造了多個特色農產品品牌,榮獲多項大獎。
據介紹,灞橋區總工會將涉及櫻桃、葡萄、草莓、羊肚菌、花卉種植和農業文化旅游、生態園林觀光等產業的8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在一起,創機制、建陣地,打造現代農業聯盟組織體系。聯盟的創建將各創新工作室過去的“單打獨斗”“各自為陣”,轉變升級為現在的“抱團取暖”“眾創發展”,促進各工作室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提升整體實力,共同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8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引進櫻桃、葡萄等農業新品種60余種、進行品種改良1300余畝,葡萄、櫻桃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研究創新栽培技術試驗3項,推廣農業新技術10余項;定期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線上線下指導果農300余萬人次;建立綜合農業示范設施和研學基地,每年吸引游客20多萬人次,研學學生3萬多人。在聯盟的帶動下,白鹿原地區農副產品銷售和休閑觀光等年產值達1200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長6.7%,有力支持現代農業創新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王雷表示,近年來,在各級工會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已創建省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10家,市級工作室102家,工作室聯盟1家,為企業培養了一批技能人才和創新人才,推出了一批創新成果,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文/圖 記者 袁玥)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