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在西安城北區域的張福蘭和鄰居們驚喜地發現:家里的自來水不僅水質更清澈、口感更好了,就連燒水壺經常出現的水垢也減少了許多。這些變化,源于西安水務集團自來水公司渭濱水廠“為城為民 打通供排水服務最后一百米”專項工作開展以來辦好的一件民生實事。
11月8日,西安水務集團自來水公司邀請城北區域社區、物業公司負責人及居民代表來到渭濱水廠,通過實地觀摩等形式深入了解水廠最新生產工藝以及水質提升工程的開展情況。
歷時8個月建設 引入創新技術優化提升水質
“渭濱水廠坐落于渭河南岸,水源取自渭濱水源地55口地下水源井,水廠設計日供水能力是12萬立方米,服務面積30平方公里,服務覆蓋人口可達45萬余人。我們采用深度地下水處理工藝,出廠水水質常年優于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觀摩期間,西安水務集團自來水公司渭濱水廠廠長王峰林向大家介紹起了渭濱水廠的相關情況。
“地下水源具有安全穩定、水質干凈、礦物質含量豐富的特點。由于水中富含豐富的鈣鎂等礦物元素,所以水質較硬,也比較容易出現水垢,但這并不會有任何負面作用,只是在觀感上較地表水有些許區別。”王峰林說,2023年底,為讓市民群眾用上更加優質、口感更好的飲用水,根據西安水務集團黨委“為城為民,打通供排水最后一百米”專項工作安排,自來水公司啟動了渭濱水廠水質提升項目,歷經8個月建設完成水質提升工程。
如何有效降低地下水源水質硬度等問題,讓水質口感更好?渭濱水廠在原有水質處理工藝基礎上,引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循環造粒流化床專利技術,可有效析出水中鈣鎂離子。
經過2個月精密調試,新技術與原有水處理工藝深度融合,水質硬度顯著降低,飲用水水質柔和、口感更佳。王峰林說,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積極回應了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熱切期盼,更為城北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資源保障。
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全程護航居民用水安全
介紹完渭濱水廠的水質提升工程,水廠工作人員帶領大家深入觀摩。
地下水進入水廠要經歷怎樣的“旅程”才能輸送至千家萬戶的“水龍頭”?在一個個凈水處理車間,工作人員給大家進行了詳細講解。渭濱水廠深度地下水處理工藝,原水經曝氣、反應、砂濾、炭濾、消毒等處理工藝后經加壓送入城市管網。在此基礎上,原水可通過凈水車間,降低暫時硬度,提升水質。
工作人員說,原水進入射流曝氣池主要作用是脫氣(有效去除水中二氧化碳)和曝氣充氧讓水和氧氣充分接觸,使水中的鐵錳起到氧化作用。曝氣池正下方設置兩個獨立的隔板反應池,會進一步通過輔助化學氧化方式去除水中的鐵、錳離子,滿足化學氧化的時間要求。經過反應池的水再通過兩邊的配水渠道進入石英砂濾池。采用天然石英砂作為濾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濁度,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鐵錳離子,同時還可以有效去除部分氨氮。砂濾池的濾后水通過五臺提升泵進入生物活性炭濾池,利用活性炭易于生長生物膜的特性,吸附、滅活水中的有機物,至此,水源也完成了整個“旅程”。
在觀摩過程中,幾名身穿白大褂的水質檢測人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工作人員說,他們每日要對混合原水進行10項指標檢測,每周進行11項主要指標檢測,每季度對單井進行14項主要指標檢測。而且水廠混合原水均設置了渾濁度、水溫等在線水質監測儀表和生物監測系統,24小時監測原水水質情況。多年來,渭濱水廠的出廠水水質均優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最近,能明顯感覺到自來水的口感好了,水垢也少了。通過參觀,我們直觀地感受到水廠通過如此全面且嚴格的處理工藝及檢測監測手段來保障供水安全,更加安心了!”居民代表張福蘭高興地說。
(文/圖 記者 南江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