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記者從省國資委獲悉:我省推動省屬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省屬企業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已初步形成,各企業已制定信息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省國資委負責人介紹,圍繞生產、服務、經營等主營業務場景,部分省屬企業重點設施設備、生產線、廠房等已實現自動化、智能化。陜西交控集團建成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專用高速公路收費站,是集自助交費系統等多項智慧交通創新應用于一體的現代智能化收費站。法士特成為唯一入圍首批30家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的陜西企業,其高智新工廠已完成15大系統共建、218項集成聯調,實現“人機料法環測能”7大生產要素全覆蓋。
省屬企業在產業數字化方面持續加大投入,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智能礦山等場景建設以及工業互聯網建設方面,涌現出一批典型案例。延長石油集團物聯網技術賦能油氣水井1.42萬口,示范區精減組織機構30%,盤活用工27%。陜煤集團建成全國首個高度智能化綜放工作面,智能化開采率達97%,煤炭安全綠色智能高效開采水平居行業前列。陜投集團“5G賦能煤礦智能化生產”項目實現煤礦輔助生產系統無線化、少人化。陜藥集團以“一切業務數字化,一切數字業務化”為目標,構建了一個全過程可追溯、可衡量、可視化的數字化醫藥供應鏈服務平臺。陜汽集團構建了以商用車的車聯網為數據基座的“數據開放平臺”,內含商用車運營數據、核心零部件工況運行數據、位置軌跡數據等,累計對接數據的車輛超過92萬輛。
省屬企業以數字技術與各領域融合應用為導向,開展了芯片、基礎軟件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信創產品研制、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陜西電子信息集團加快推進8英寸線重點項目建設,做強做大集成電路產業,以鯤鵬技術路線制造自主品牌的信創產品。陜西省大數據集團布局企業信息化服務、信創服務等領域,在產品應用、數據治理等方面為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賦能,積極推進國資信創云建設。(記者 沈謙)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