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清晨,灰蒙蒙的霧氣,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村里顯得更加寂靜了。“宋叔,早飯吃過了吧!”“剛吃完,這不剛收拾完,趕快進來外面冷……”。一大早,寶雞市鳳翔區彪角鎮石落務村的網格員郝春曉夾著自己的民情日記本搓著紅紅的臉頰走進宋大叔家,一會兒工夫就幫助宋大叔將手機重啟,并連好無線網絡信號,跟在外地的兒子取得視頻連線——這是網格員們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
通過“網格劃分,精細布局”與“責任明確,精準落實”,強化“微聯動”,奏響雍地“和諧曲”
“網格員要經常走村入戶傾聽群眾心聲,及時發現轄區內存在的問題,并合理解決群眾的訴求,時刻想著解決問題無遺漏、工作服務高質量、黨群干群心連心”郝春曉說。像郝春曉這樣的網格員在全區160個行政村大概有3600余名。近年來,寶雞市鳳翔區聚焦鄉村治理“觀念轉變難、資源整合難、老齡人口服務難”等問題,建立起了“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黨小組組長或村民小組長(網格長)—黨員聯系戶(網格員)”農村四級網格管理服務體系,根據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戶數規模等因素,以60戶或80戶為標準劃分網格,確保每個網格的范圍大小適中、科學合理、便于管理。
通過“信息集成,洞察秋毫”與“走村入戶,服務貼心,”打造“微平臺”,共筑鳳翔“幸福圈”
健全領導逐級包抓網格責任體系,明確公共服務、醫療保健、政策信息等網格事項服務清單,統一網格區域編碼,細化職責分工,協調聯動做好基礎信息采集、村情民意聯絡、矛盾糾紛調解、特殊人群服務、村級事務監督、文明新風倡導、群眾事務代辦、文化生活組織、政策法規宣傳等工作。建立“大腳板+智能化”問題上報快速響應處置機制,通過“村民交流微信群”和定期不定期走訪入戶相結合,充分發揮數字宣傳平臺作用,加強網格員進村民微信群工作,實地宣講政策、解難題辦實事,及時掌握處置線上線下反映的輿情熱點和民生訴求。
通過“建設隊伍,精兵強將”與“完善機制,高效有序”,實現“微網格”,織牢西府“高效網”
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聚焦“觀念轉變難、資源整合難、老齡人口服務難”等問題,從黨員、村民代表、熱心公益事業的群眾中挑選責任心強、熟悉本村情況、有一定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的擔任網格員,加入群眾自治隊伍。建立“崗前培訓+定期培訓+專題培訓”制度,積極開展網格員政策法規、農村工作方法、信息采集與處理、矛盾糾紛調解等培訓,提升網格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打造精兵強將。同時,將網格員工作成效納入群眾滿意度評價,激勵共駐共建單位和黨員干部“進村入網”,亮身份、送服務、解難題,全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鳳翔區委組織部 陳磊磊)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