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和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聯合發布《中國兒童友好城市發展報告(2024)》,深刻揭示了兒童友好城市的內涵與價值,強調了城市文化在兒童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呼吁全社會共同努力,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成長環境。
網友觀點:兒童是城市的未來與希望,他們的茁壯成長與歡聲笑語是城市最美的風景。提升城市兒童友好度,既是對兒童權益的尊重,也是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投資”。
網友觀點: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更是一項長期性工程。只有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構建政府統籌、部門聯動、社會協同、多元參與的共建共治機制,才能提升兒童福祉、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網友觀點:兒童友好城市的構建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應出臺更多支持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政策,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和服務。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應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積極傳播兒童友好理念,引導全社會關注兒童權益。
【新聞回放】近年來,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讓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變得更加廣泛。同時,隨著亞健康等問題愈加突出,醫學常識和健康知識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各大平臺涌現出大量的醫學科普賬號,其中不乏由專業醫生運營的“網紅”賬號。
網友觀點:面對醫學科普短視頻領域復雜的生態環境,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細化規則,清除無資質者,打擊虛假宣傳;同時,應引導醫生回歸醫療本質,專注于臨床工作。公眾也要提高辨別能力,審慎對待短視頻中的醫學科普內容。
網友觀點:相關部門要嚴格規范、不斷完善醫療健康領域內容的運營規則,嚴厲打擊雷同文案、擺拍造假、仿冒蹭熱等行為;積極扶持那些真科普、負責任的醫生,而不是那些追逐流量、劍走偏鋒的網紅。
網友觀點:“網紅醫生”應該承擔起傳播真實信息的責任,自覺規避虛假的、有誤導性的信息。同時,社交平臺應及時對違規行為予以處罰。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