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歲月》迎來了大結局,已經有觀眾發出“下一部什么時候拍”的呼喚。這部讓許多年輕觀眾追了近一個月的革命題材電視劇,究竟有什么魔力?
新穎的角度,細膩的藝術,年輕化的表達,拉近了革命歲月與當代青年之間的距離。一幅可觸摸、能沉浸的西北革命史畫卷,產生了強大的精神共振與情感共鳴。正如《覺醒年代》的可歌可泣,《西北歲月》使人壯懷激烈。
真實的呈現,打開全新視角。以習仲勛的青春歲月,揭開波瀾壯闊的西北革命史和邊區建設史,彷如黨史學習的“視頻課”,有觀眾直呼“填補了我的知識盲區”。既有歷史細節的真實還原,也有藝術塑造的年輕化表達,無不展現革命時代的厚重與蓬勃,歷史教科書在劇中“活”了起來。
真誠的塑造,傳承精神譜系。一句“爸,你咋知道我就不是那個個高的人呢?”,15歲的習仲勛立志向黨,與仁人志士一同投身革命的歷史洪流。劇中對這段鄉土情緣和家國情懷的刻畫真誠動人,他們以身許黨、為民造福的精神也延續至今。新時代的青年聽黨召喚,跟黨奮斗,在脫貧攻堅、科技攻關、搶險救災、奧運競技、為國戍邊的一線沖鋒陷陣,挺膺擔當。
真情的共鳴,撥動觀眾心弦。《西北歲月》既有英雄志遠,也有兒女情長。劉志丹 “我不跟哪個人走,我只跟著革命走”的鏗鏘豪言振聾發聵,習仲勛與齊心的革命伴侶之情亦讓人感動。為革命分隔兩地的習仲勛夫婦書信傳情,互相以“同志”相稱,習慣了古偶的甜寵和都市劇的紛繁的年輕觀眾,反而感受到了革命的浪漫,感受到一份以信仰為名的甜,有網友突然“就有了用微信給遠方的愛人寫些什么的沖動”。
真諦的感悟,催人奮斗不息。習仲勛曾說自己是“戰斗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斗、天天快樂”。簡簡單單的十六個字詮釋了幸福的真諦: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段鞅睔q月》講述的革命故事成為當代青年的精神養分,給奮力奔跑的年輕人加油鼓氣,給身處迷茫的年輕人指點迷津,給謀劃未來的年輕人予以啟迪。如果說《西北歲月》的開篇如星星之火,那么它的終章則如烈烈燎原,既照亮革命年代的燃情歲月,也穿越時空照進新時代青年的當燃青春。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同為青春,所以跨越時空,薪火相傳。讀懂《西北歲月》,讀懂先輩的革命精神,也讓我們覺悟自身的歷史使命,堅定歷史自信,把握歷史主動。將先輩的革命史詩續寫下去,“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青年時評:青年報·青春上海評論員 尚青平
校對:吳煒
原標題:《讓《西北歲月》的星火“燃”進當代年輕人的青春》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