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首席記者 李榮)11月29日,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國家數據局日前在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發布了首批50個數字中國建設典型案例,“陜西省生態云感知系統”入選。
近年來,省林業局聚焦智慧生態文明數字化發展方向,整合現有感知設施設備,構建前端感知體系,將數字化融入生態保護修復的全過程、各環節,實現智能感知“一張網”、智慧決策“總大腦”,探索出林業治理數字化新模式。截至目前,數據共享服務調用服務次數超2100萬次,系統累計申報使用林地項目1288個,在線發放行政許可219個。
省林業局系統對接國家林草局林草感知系統,共享測繪部門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梳理全省林草歷史數據、動態監測數據和業務專題數據,建立相關數據標準,形成全省林草資源數據倉,匯聚林業圖斑1846萬個,整理數據信息2.73億條,形成各類數據資產890個;聯合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聚焦“空間信息+林業數字化”,集成用戶中心、感知中心、無人機服務等16項公共技術能力,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云臺等路徑,匯集省、市、縣(區)各要素的感知信息,接入重點區域攝像頭931路,以及697路具備可實時回傳的紅外相機,完成有效識別物種3159次。
同時,省林業局積極推動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開發國土增綠系統、資源綜合管理系統、森林草原防火智能監控管理系統等8個應用系統,實現與國家林草局系統對接和“省、市、縣”三級共用。
據介紹,省林業局將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云感知系統,建立完善標準體系,聚合感知設備和能力,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AI)等技術,建立林草大數據模型,數字化、智能化推進生態保護,不斷豐富林業產業、國家公園、智慧林場等應用場景,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陜西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