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記者從陜西省教育廳獲悉,為加強全省基礎教育骨干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第六批省級基礎教育教學名師培養對象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頭作用,我省啟動組建“第六批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名師工作室”(以下簡稱“名師工作室”)。
名師工作室建設是基礎教育教學名師培養對象培養研修工作的重要環節,旨在以工作室為平臺,通過專業引領、成員互助、輻射帶動,充分發揮名師培養對象培養研修的效果,形成名師引領、共同發展的良好機制,帶動全省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整體能力素質提升。
據悉,名師工作室以主持人姓名命名。主持人由第六批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名師培養對象擔任,培養對象理論導師和實踐導師為工作室建設提供指導,其成員由主持人根據工作室發展規劃,自主從所在市域內的中小學(含幼兒園)遴選相同或相近學科領域的中青年教師作為工作室成員(同一學校不超過1名),可根據學科發展需要適當納入1-2名跨學科教師,總人數不超過5名。成員將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省直單位擇優推薦符合條件的中青年教師,每個工作室分配5-10名。
我省明確,工作室的任務首先是提升師德修養。主持人要以“教育家型教師”為標準率先垂范,制定工作室建設規劃,指導工作室團隊成員制定專業發展目標、發展規劃等,引導其成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高思想境界、文化素養和業務水平,增強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
教育教學改革。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圍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把握學科教學規律,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育人效果。通過集中研討、聽課磨課、交流調研等方式開展教研活動,每學年不少于4次,錄制完成不少于10節的精品課,其中主持人不少于5節。
開展課題研究。圍繞教育教學改革任務和教學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課題研究。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教學改革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工作室每學期開展1次教學成果展示與交流活動。積極參與城鄉學習共同體活動、培訓授課、送教下鄉等相關任務,發揮示范輻射和引領帶動作用,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
(記者 任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