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2024年榆林市生態環境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省生態環境廳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鐵腕治污,攻堅克難,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榆林高質量發展厚植生態底色。
亮點一:環保鐵軍展現“新風采”
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保鐵軍。市生態環境局榮獲“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并作為地級市唯一代表在表彰大會上介紹經驗,還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同時,被省委組織部、省環保廳嘉獎為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集體三等功,還榮獲執法大練兵技能比武全省二等獎;榆林市環境監測總站獲得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大比武綜合比武、專項比武團體二等獎。
亮點二:聚焦黨建引領“風向標”
堅持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深化“三個年”活動,持續擦亮“紅旗飄飄 綠盾榆林”這一黨建品牌。全年累計組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15次、主題黨日活動15場,在全市第三屆微黨課大賽中一舉包攬金、銀獎,連續三年躋身全市前三名,充分彰顯卓越風采,實現黨建工作質量與效能的新跨越,同時,“紅旗飄飄 綠盾榆林”被表彰為市直機關十佳“黨建品牌”優秀案例。
亮點三:激發服務質量“源動力”
堅持服務保障提效、環評審批提速,對重點項目專班推進、專人負責,“一對一”服務重點項目103個,及時批復項目環評585個,涉及投資260億,還協調推動陜煤二期、榆能橫山電廠二期等14個重大項目順利落地,全力助推高質量發展。市局榮獲全市招商引資、爭資爭項、優化營商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先進集體”。
亮點四:穩住執法監管“壓艙石”
按照“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依法監管、幫扶指導,互相支持、實現雙贏”的理念,對405家企業分級分類賦碼管理,對綠碼企業無事不擾、有事速到,對黃碼企業幫扶指導、及時提醒,對紅碼企業緊盯不放、督促整改。企業“紅黃綠”分級分類監管體系被評為全省營商環境典型案例二等獎、全市一等獎,并在全省復制推廣。
亮點五:打好大氣污染防治“組合拳”
全年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年均濃度26微克、連續三年全省第一,空氣質量6項指標連續五年全面達標,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亮點六:筑牢流域改善“防護墻”
全市18個城市和40個鄉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16個國控斷面年均水質全部達標,其中7個斷面優于目標要求,黃河榆林段、無定河、窟野河、禿尾河、佳蘆河、皇甫川6條主要河流水質達到II類,創有水質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亮點七:奏響土壤保衛“主基調”
全年完成145個重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97家重點監管單位周邊監測,進一步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1197個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管控,治理管控率達到40.3%,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96.26%,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8.4%。
亮點八:跑出固廢治理“加速度”
全年新建成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項目6個,累計建成產業鏈示范項目22個,新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能力達到2190萬噸/年,全年新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53%以上,較“十三五”末提升25個百分點。
亮點九:唱響生態強音“主旋律”
全年在中國環境報、陜西日報、榆林傳媒等權威媒體上發布信息8540多篇;打造政務新媒體矩陣,新媒體發布短視頻170條,閱讀量超140萬,官方抖音號入選全國第一批“生態環境抖音百家號矩陣”;被省生態環境廳授予2024年榆林市生態環境講解員“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
亮點十:助力鄉村展現“新面貌”
堅持“紅色旅游+干教培訓+三產服務+農林產業”深度融合為主導,助力鄉村產業;向全市發布生態文明建設學習的倡議書,宣傳推廣“美麗鄉村大講堂”培訓品牌,全市500余家企事業單位到郝家橋村集中學習,并協調3000萬中省資金,拓展綏德縣農村污水管網,提高農村污水收集處置比例。
2025年,榆林市生態環境系統
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真抓實干
奮力推動榆林生態環境事業
取得新發展、實現新進步、再創新佳績
為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