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陳列廳里,正在進行的“圖寫河山——當代畫家寫生作品展”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欣賞。
“這次共展出老中青三代32位藝術家的300余件寫生作品,通過美術作品與人文自然景觀的深度融合,展現陜西豐富的文旅資源,詮釋三秦大地的自然之美和歷史文化底蘊,希望能為觀眾獻上一場藝術盛宴。”作為總策展人,省政協(xié)委員、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王瀟如數家珍。
近年來,大眾觀展熱情高漲,不少博物館、美術館常常人潮涌動,觀眾的審美要求也“水漲船高”。博物館、美術館服務社會建設、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功能日益凸顯。
作為一名政協(xié)委員,王瀟把履職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在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形成對行業(yè)領域的思考,再通過提案建議為群眾代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美術館的老專家老藝術家回信中強調,‘在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質服務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時代人民群眾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yǎng)的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藝術殿堂’,這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王瀟表示。
聚焦展覽展示、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對外交流等方面,2024年,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先后舉辦了“時代長安——陜西當代中國山水畫研究展”“窗戶的生日——陜西省美術博物館藏民間剪紙文獻展”“崇德尚藝——首屆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捐贈與收藏榮譽展”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展覽,并在展覽期間開展學術研討、專題講座、美育推廣等活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將藝術資源與社會公眾連接起來,讓觀眾在獲得審美體驗的同時得到精神鼓舞。
隨著科技進步,美術展覽形態(tài)發(fā)生變革,博物館、美術館紛紛依托數字媒介,有效提升展覽傳播力。
“前段時間,陜西省美術博物館發(fā)布自身IP形象——‘小美’。我們會將‘小美’融入博物館策展活動、多媒體作品、文創(chuàng)產品等方面,讓其以‘代言人’的身份帶著觀眾領略三秦大地美術文博領域的多姿多彩,不斷打造特色鮮明的西部美術文化品牌。”王瀟說。
策劃展覽、走訪調研、完善提案……今年省兩會召開在即,王瀟忙得不亦樂乎。
“2024年省兩會,我建議推動陜西建設一個規(guī)模更大、功能更齊全的省級新美術博物館,以便承辦更多國內國際大型藝術展,帶動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為城市經濟發(fā)展注入新動能。該提案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復。”王瀟說,今年,他準備完善并持續(xù)推動此提案,并圍繞長安畫派賡續(xù)發(fā)展建言獻策,希望在優(yōu)化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人才梯隊建設上持續(xù)發(fā)力,不斷激發(fā)青年畫家的活力、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作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根植人民生活、彰顯陜西特色的精品力作,讓文化陜西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記者 劉楓)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