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的商洛商州區,氣溫雖低,但明媚的陽光將火龍果樹棚內照射得溫暖如春。盡管已經到了果樹的休眠期,省人大代表、商州區耘夫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詹麗娟還是堅持每周來棚里看看。
2008年,詹麗娟和丈夫從廣州回到商洛商州區蘆河澗村。孩子出生后,閑不住的她干過庫管員、辦公室工作、銷售……詹麗娟說,那幾年,心有不甘,總覺得自己還能再創業。
2015年,創業的夢想照進了現實。詹麗娟說服家里人,毅然包下50畝土地。經過三年的尋找、摸索,2018年,紅心火龍果苗栽進了地里。詹麗娟辭去工作,一心撲在7個大棚里。
在經歷一番波折后,2020年,紅彤彤的紅心火龍果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年:一個棚產量4萬斤,總收入達28萬元。鄉親們也跟著嘗到了種紅龍果的甜頭。
“咱們屬于季節性務工,一年園子里面務工的人有3000多人次,發放勞務工資15萬元,務工人員用零散的時間來做一做,還能掙點錢,同時,示范帶動不少周邊村民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模式。”詹麗娟說。
2023年,詹麗娟當選省十四屆人大代表后,她開始琢磨自己怎么擔負好這份重任。
詹麗娟深入周邊農戶和企業走訪調研,發揮自身技術管理的優勢,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幫助和引導農戶發展農業產業。在她的帶動下,特色種植逐漸成為鄉親們致富的重要途徑。
多次在省人代會上提出關于農業發展的建議和意見,為農民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利益保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履職盡責。
“當選人大代表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隨著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更關注大家遇到了哪些新問題、有哪些新訴求。”這些年,詹麗娟經常在人大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幫助群眾協調解決低保救助、住房保障、學生上學等問題。
在調研中,她發現,位于商州區環城路旁邊的商州區高級中學出入口交通不暢,每天上下學時,交通擁堵達1公里以上,老師、學生們騎自行車或電動車上下學,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2024年1月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詹麗娟提出商洛市環城路商州區高級中學段改造建議。年中,得到答復,現在現場也增加了交通指揮。
詹麗娟:“我當時很激動,很高興,我專門把那個回復的文件打出來,跑去找學校校長,我給他說這個事情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具體的答復,問題馬上就解決了。”
每天看著師生和家長來去順暢,詹麗娟心里充滿了喜悅,也堅定了她深入基層做調研、傾聽民聲的決心。
幾年來,詹麗娟累計提交議案建議20余件,部分建議已經從“紙面”落實到了“地面”。其中她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的議案,為秦嶺腹地商洛特色鄉村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2025年省兩會召開在即,詹麗娟準備帶著“有關支持商洛市發展果樹觀光旅游研學項目”和“支持商州區實施‘行走的醫院’健康180項目”兩個建議,踏上履職的征途,發出來自基層群眾的心聲。(記者 袁晨)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