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首批林業地票和林票在咸陽市發放,此次共發放林業地票3000股、林票7000股。
記者了解到,咸陽市作為全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在全省率先成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專班,積極開展制度機制框架探索、合作運作模式探索、“保險+信貸”模式探索、林業碳匯模式探索“四項探索”。
截至目前,咸陽市統一制定發行了林業地票、林票、碳票和林業空間經營權證,通過金融配套服務,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路徑;探索形成了“林場+村集體+林業龍頭企業”“林場+村集體+分散林農”“林場+村集體+林業大戶”三種集體林經營合作模式;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55筆,林地抵押面積1.98萬畝,貸款金額1592萬元。
陜西林改這些神奇“小票”,到底是啥?
林票:由國有林場與村集體共同出資造林或合作經營現有森林,雙方按投資份額制發林票。
碳票:是以林木生長量增量為測算基礎并依據計量辦法換算成的碳減排量,以“票”的形式發給林木所有權人,從而把空氣變成可交易、可收儲、可貸款的“真金白銀”。
林業地票:指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以提供林地方式入股參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從事合作造林或經營現有林,并由國有企事業單位按村集體所提供的林地折算投資份額制發的股權收益憑證。
(首席記者 龔偉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