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韓璋 記者 樊星)1月21日,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暨臨渭區第八屆春節村晚在“陜戲之鄉”——渭南市臨渭區藺店鎮李十三村舉辦。當地村民與八方賓客熱熱鬧鬧看“村晚”、賞非遺、品美食共享一場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文藝盛宴。
“村晚”在現場萬余名群眾熱烈的掌聲中拉開帷幕, 接著碗碗腔、潼關老腔、快板、大合唱等精彩的節目讓臺下觀眾掌聲迭起不休。活動特邀一級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梅花獎獲得者譚建勛演唱的秦腔《西京故事》,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近年來,臨渭區緊扣國家文化強國戰略,以人民需求為導向,深耕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為非遺傳承與創新注入澎湃動力。當下,已有58項傳統文化技藝榮登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精心打造的9個省市區非遺工坊成績斐然,巧娘草編、石灰窯水晶餅脫穎而出,獲評陜西省優秀非遺工坊,非遺產業化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的關鍵力量。
據了解,此次全國春節 “村晚” 落地臨渭區藺店鎮李十三村,這個擁有六百余年歷史的古老村落,作為清代著名戲劇作家李芳桂的故鄉而聲名遠揚,李芳桂筆耕不輟,其創作的碗碗腔劇本《春秋配》《火焰駒》《萬福蓮》等 “李十三十大本”,在戲曲史上熠熠生輝,為李十三村贏得了 “陜戲之鄉” 的美稱。
臨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小鵬表示,這次活動將集中展示臨渭眾多特色非遺項目,讓大家領略非遺的獨特魅力,感受臨渭人民的新精神、新風貌。同時,臨渭區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探索新模式、構建新業態、營造新環境,持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