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記者獲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呂銳嬋教授團隊,利用光子晶體增強稀土發光結合增材制造技術實現汗液葡萄糖光電檢測,傳統血糖儀或將成為過去式。
“‘稀土發光’是我們課題組的‘看家本領’,我們在該領域已發表了幾十篇論文,并授權了多項專利。”在“稀土發光”領域深耕十余年的呂銳嬋說,“稀土可以把我們肉眼看不到的近紅外光轉換到肉眼能夠看到的可見光區間,這就是稀土的上轉換。”
“我們制造了一種發光陣列薄膜,以稀土上轉換納米粒子作為核心,外面包了一層棕黑色的二氧化錳納米片。二氧化錳與葡萄糖的產物過氧化氫反應,從顏色上看,薄膜的顏色就從黑色變為無色;從發光上來看,薄膜在激光照射下熒光由弱光變強光。二者都能說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增多”,巨子悅是一名跟隨呂銳嬋攻讀博士研究生,全程參與這一研究的他對該項技術的實現過程相當了解,“除了顏色和發光之外,我們加上一個光電信號轉換器,可以把這種光信號轉換為更加直觀的數值”。巨子悅說。
作為高性能電子裝備機電集成制造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呂銳嬋對薄膜的制造工藝也花了很多心思,“我們用到了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發的增材制造裝備,用選擇性激光熔融技術SLM進行上轉換納米微米級結構的構建制造。這一制造方法不僅可以使得檢測薄膜力學性能更穩定,更可以提高發光納米粒子的熒光效果。”呂銳嬋說。
在課題組“拿手”材料和全國重點實驗室頂尖制造技術的加持下,呂銳嬋團隊設計出了便攜式熒光檢測裝置,在檢測的靈敏度和范圍方面都有了很明顯的提升。“但汗液中的葡萄糖和傳統血糖在時間軸上的濃度分布曲線還是有區別的,我們也正在探尋其中的規律。”呂銳嬋說,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們可以期待“葡萄糖體外光電檢測技術”的普及應用,滿足不同環境下糖尿病患者檢測血糖的不同需求,這意味著傳統血糖儀或將成為過去式。
(記者 任娜 通訊員 王格)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