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草木萌發,商州大地處處彌漫著萬物復蘇的氣息。
一大早,在商洛市商州區牧護關鎮黑龍口老街上,小商販的叫賣聲、吆喝聲便不絕于耳;街邊小吃店里裊裊煙火氣、濃濃人間味,幸福感瞬間拉滿;竹筐內的各種豆制品,讓這個在歲月變遷中少了些熱鬧、繁華的老街,頓時鮮活了起來。
黑龍口老街上的“王家豆腐”店內,老板娘張小梅正麻利地為顧客調制熱豆腐。只見她將碗內的豆腐塊熟練地用刀具劃拉開后,一勺精心熬制、獨具風味的靈魂料汁“嘩”一下澆上去,彌散開的香氣很是挑戰人的味蕾。
“我們家從我婆婆開始就做豆腐了,至今少說也有30多年了。咱這豆腐可都是真材實料,一直沿襲傳統的漿水點漿法,口感好、營養好,很有特色。這些年靠著品質,也積攢下不少口碑,不少西安的回頭客經常專門跑來照顧我的生意,日子也是越來越好。”從河北嫁到這里的張小梅,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眉眼間有份歲月靜好的恬淡。
牧護關鎮地處秦嶺腹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高山黃豆和黑豆。豐富的豆腐原材料,使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牧護關人投身于豆腐制作中。
如今,在牧護關鎮,像張小梅家這樣的豆腐手工作坊大大小小加起來有60余家。他們不斷嘗試、創新,逐漸摸索出了不用膏、不用鹵,就用農家漿水點漿制成漿水豆腐的技藝。隨著這門技藝不斷改良提升,從最初單一的新鮮傳統豆腐,逐步開發出易保存的豆腐干及衍生豆制品、休閑豆制品等多種品類。
王漢文是土生土長的牧護關人,他敏銳地嗅到了小豆腐里蘊藏的大商機,在2015年成立了商州區秦漢香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在企業發展中,王漢文始終以做健康食品為使命、以生產養生豆制品為核心,不斷將企業發展與消費者需求深度綁定,在保留牧護關豆腐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勇于嘗試,成功開發出養生野菜休閑豆腐干、輕食代餐豆腐干等4大類20余種單品,產品遠銷西安、渭南等地。
“目前,企業每年可生產加工大豆300噸、豆腐干500萬袋、鮮豆腐100噸。”商州區秦漢香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副廠長王振表示,經過企業自身的長足發展,現在為當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讓附近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牧護關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牧護關鎮緊緊圍繞“小豆腐,大產業”的發展目標,積極推動豆腐產業穩步前行。未來,將借助鄉村振興的東風,持續提升制作工藝,加大在電商平臺的推廣和銷售力度,讓豆腐產業真正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帶動更多關聯產業發展,為鄉村經濟騰飛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劉莉)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