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陽縣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一關鍵,以一系列扎實有力的舉措,在科技創新領域不斷發力,為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山陽縣積極培育創新主體,構建梯次培育體系,助力企業釋放創新動能。按照“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思路,建立“一企一策”全程精準服務保障機制,幫助企業規劃從科技型中小企業到高新技術企業、再到瞪羚企業的精準晉級之路。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量大幅增加,達到122家,同比增長37%;高新技術企業認定6家,復審1家,數量突破25家;新增瞪羚企業1家。山陽瑞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借勢秦創原建設東風,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專利4項,申請并獲批了商洛市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長為商洛電源適配器“鏈主”企業,從勞動密集型企業成功轉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創新平臺是集聚創新要素、推動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山陽縣深入實施創新平臺“能級躍升”工程,創成全省首個縣級電子信息高能級科創孵化器,省級備案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個,申報市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園區新型研發機構總量突破30個。這些平臺的建設,促進了資源的有效流動配置,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山陽縣全面落實人才政策,積極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2024年柔性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5人、創新團隊3個,申報“科學家+工程師”隊伍2支以上,引進市級以上“科技副總”6人。同時,組織開展民營企業工程系列職稱評審10人,認定各類技工人才20多名,申報省、市技術經理人30名,通過改善人才環境,營造良好的“引、育、用、優、留”生態,讓山陽成為區域科技人才聚集高地。
此外,山陽縣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充分發揮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作用,拓寬科技招商渠道。2024年實現招引1家科技型項目落地。開展科技創新、知識產權、項目謀劃申報等培訓3場次,對接各類專業機構、專家入企“一對一”解決問題2場次,指導各企業申報科技創新項目10多個。修改制定《山陽高新區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獎補辦法》,與高校開展合作交流活動5場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5份,兌現16家公司科技創新獎補資金18萬元,有效激發了企業的創新動能。
在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山陽縣也取得了顯著突破。省科技廳下達的省級重點研發計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中,山陽高新區4個項目獲批立項,主要圍繞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領域,由邁思普公司、瑞裕公司聯合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開展技術攻關,爭取資金295萬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推動相關產業的技術升級,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科技創新為山陽的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活力。未來,山陽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完善創新體系,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為實現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來源:山陽宣傳)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