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據報道,近期“網約摩的”平臺開始在多地上線。對此,一些消費者認為,“網約摩的”作為網約車的平價替代,方便了人們出行,3公里內很受歡迎,尤其是擁堵路段。但也有消費者質疑,“網約摩的”能否上路運營,安全如何保證。
網友觀點:各地不妨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制度上予以化解。同時,根據安全需要,進一步完善“網約摩的”的準入標準、安全保障責任等,與平臺一道推動安全與便利的有效平衡。
網友觀點:在交通欠發達的縣鄉地區,摩的長期作為出行補充工具存在。網約化模式降低了交易風險,滿足了短途出行需求,尤其是對3公里內擁堵路段或暈車人士更具吸引力。
網友觀點:盡管平臺嘗試通過技術手段規范行業,但若缺乏政策支持(如保險標準化、運營資質認定)和城市交通規劃配套,可能難以突破規模化瓶頸,需考慮道路資源分配與交通安全管理的平衡。
【新聞回放】近日,一則“用美食復刻文物”的視頻在全網爆火。視頻中,美食博主用巧克力精心雕刻出圓明園、太和殿、越王勾踐劍等文物,用甜品把歷史變成“能吃的故事”。這種方式讓我們得以與文物進行“親密接觸”,拉近了與文物的距離。
網友觀點:美食復刻文物不能僅僅追求外形相似,更應注重對文物文化內涵的準確傳達,需要專業文博人員參與指導,避免出現文化誤讀。同時,食品安全與品質把控不容忽視,不能為了追求創意而忽視食品本身的質量。只有在保證文化內涵與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美食復刻文物才能持續下去。
網友觀點: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它打破了文物與大眾間的隔閡,降低了文化認知門檻,讓更多人了解和接觸到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這種創新的文化傳播方式也為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多元化手段,讓文物“活”起來,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活力。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