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自“向群眾匯報”機制運行以來,渭陽街道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群眾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多元平臺搭起來,溝通渠道更暢通。“以前總覺得街道的事兒離我們很遠,現在坐在家門口就能聽匯報、提建議!”近日,三普社區居民李阿姨在社區“向群眾匯報”工作會上感慨道。按照“匯報工作、答疑解惑、征詢意見、解決問題”工作思路,街道打破傳統會議模式,構建“線上+線下”立體溝通網絡。線上依托“渭源智理”APP,架起溝通橋梁;線下充分利用“睦鄰亭”“民主議事廳”“鄰里議事亭”等議事平臺,組織工作人員與群眾圍坐交流。圍繞民生保障、矛盾糾紛化解、服務群眾等重點工作,向群眾詳細匯報問題解決方案、工作進展和辦理結果。
群眾點單我接單,急難愁盼快解決。街道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安排專人對收集的信息梳理分類,建立詳細問題清單。日月星城社區直面群眾電動自行車充電難、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積極協調消防、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組織物業公司、業主代表等召開協商推進會7次,新建機動車停車位79個、電動自行車停車位400余個、充電樁144個,有效解決了消防通道堵塞的問題。針對老舊小區公安局家屬院停車難問題,文科路社區通過“板凳會”的形式,逐一解決難題,并安裝了小區車輛進出識別系統,做到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記錄、事事有回音。
長效機制促共治,基層治理煥活力。截至目前,渭陽街道累計召開“向群眾匯報”工作會96場次,成功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149件。“向群眾匯報”不僅是簡答告知,更成為共建共治的紐帶,通過將群眾意見納入街道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對重復投訴問題掛牌督辦,使基層治理工作從“被動解決”轉變為“主動出擊”,從“群眾上門”轉變為“到群眾中去”。增強了群眾對街道工作的信任和支持,群眾積極性和參與度顯著提升,讓群眾代表成為小區的宣講員、聯絡員、議事員,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劉文靜)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