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韓永國)5月28日,咸陽市召開“打硬仗 求突破 決戰決勝‘十四五’邁出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 絲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涇陽縣、三原縣、永壽縣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各縣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成效與未來規劃,并回答記者提問。
涇陽縣
近年來,涇陽縣聚焦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中國式現代化涇陽實踐邁出新步伐。2024年,全縣生產總值140億元,增長7%。今年一季度,全縣生產總值增長6.3%。
堅持園區承載、項目支撐、創新驅動,積極構建“1+3+7+X”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把高新區作為新型工業化的主陣地,全方位提升園區發展能級,2024年,涇陽高新區成功獲批省級高新區。精準開展產業鏈招商,簽約裝備制造類項目15個,推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縣級秦創原·創新實踐基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成產教融合實訓基地14個、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67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戶、轉化科技成果42項。
集中打造4條蔬菜產業長廊、7個萬畝以上蔬菜主產鎮、12個特色蔬菜優勢生產區,形成從研發、引種、試驗、育苗、種植、銷售的全產業鏈,產業鏈綜合產值達38.8億元。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單產和產值均穩居全省首位;持續推進茯茶標準化建設,傾力提升茯茶品質、做強茯茶品牌。
全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持續打造西安都市圈北部休閑度假中心,2024年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4億元。鄭國渠成為全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渠首遺址區于4月20日對外開放,成為展示涇陽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建成云陽紅色記憶展,精致提升安吳青訓班展陳,去年以來接待6萬余名黨員干部接受紅色教育,安吳村被列為全省第一批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龍泉公社成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三原縣
作為關中地區首家縣域省級高新區和全國首批縣城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三原縣實施好基礎設施“20+X”工程,加快陜科大鎬京學院、正大技師學院等項目落地建設,持續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
錨定工業強縣目標不動搖,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持續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嚴格執行“有需必應、無事不擾”25條,細化融資協調、要素保障等助企紓困幫扶措施,讓企業在三原投得放心、干得舒心、賺得開心。
加快“4A景區”零突破。計劃新建游客中心和縣博物館,搬遷改造于右任紀念館,活化利用于右任故居,綜合改造環城隍廟街區,豐富城隍廟大景區元素,打響“千年池陽”金名片。
做優“吃住玩購”全鏈條。加強商文旅聯動,鼓勵縣內商貿企業申報“老字號”“名小吃”,加快星級酒店建設,讓游客在三原吃得有味、住得舒服、玩得盡興、購得愉悅。
永壽縣
堅持把園區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加快推進要素聚集,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突出精準有效招商,形成了“一區三園”產業格局,吸納企業41家。形成“種植加工+冷鏈物流”全鏈條,承接西安周邊配套產業轉移,打造循環經濟樣板,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建立“管委會+公司”運營體系,持續激發改革動能。
統籌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產業發展協調互補,城鄉一體協同發展邁出新步伐。基礎設施與示范創建同步推進,特色農業激活“一鎮一品”。積極開展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優質高效示范園創建,全縣蘋果種植面積達到28.72萬畝,高標準車厘子示范園發展到3000畝,建成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4個,2個鎮獲批省級農業產業園,店頭鎮入選國家級產業強鎮。
依托資源稟賦,推動農文旅融合,加快繪就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新圖景。著力加快景區升級改造步伐,云集生態園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永平古鎮、寨里村農文旅融合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構建“產業+就業+創業”多維增收體系,在重點景區和三條旅游線路上,因地制宜發展采摘觀光、農旅體驗、中草藥研學等多元業態,讓群眾在產業鏈上穩就業、增收入、享紅利。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