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韓永國)在近日舉行的咸陽市“打好高質量發展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上,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分別介紹了各自領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和亮點工作,展現出一幅教育基礎更實、就業底盤更穩、文旅活力更足的咸陽發展新圖景。
教育:強基固本惠民生,優質均衡邁新階
市教育局負責人介紹,全市教育系統堅持黨建引領,全面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實現各級各類教育機構黨組織全覆蓋,并組建14個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共同體。
在資源供給方面,咸陽市大力投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68.49億元,完成項目857個,增加學位6.8萬個,有效緩解“入學難”。今年還將投入使用19所新建學校,新增學位1.4萬個。農村地區通過撤并“小散弱”學校、改造寄宿制及小規模學校,推動城鄉教育從“有學上”向“上好學”持續邁進。
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多渠道補充教師3596名,并通過“名師培育工程”累計培訓教師9萬余人次,新增省市級教學名師能手1879人。職稱評審優化,評審正高級教師23名、副高級教師5445名。
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成效顯著,新增省級示范高中、標準化高中及省市級示范幼兒園一批。課后服務質效提升,西咸教育一體化深入推進,建成跨市教育聯盟15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不斷深化,構建“1135”新格局,建成多個聯合體、共同體和實訓基地,服務地方產業能力顯著提升。
規范辦學筑牢底線,“陽光招生”持續深化,“教育入學一件事”網上辦理試點推進。民辦義務教育學生占比大幅壓減至3.74%,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達94.9%。校園餐管理引入家長監督委員會,確保安全營養。助學體系溫暖有力,五年累計資助困難學生83萬人次,發放資金5億元。校園安全實現“4個100%覆蓋”。
旬邑縣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武功縣、長武縣成功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咸陽教育交出亮眼“成績單”。
人社:多措并舉穩就業,精準發力促增收
市人社局聚焦“穩就業促增收硬仗”,上半年成績斐然: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087人、失業人員再就業8225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332人,均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深挖崗位擴大供給。通過“人社工作進園區”“訪企拓崗”等活動,重點項目帶動就業1.4萬人。穩定公共崗位,完成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國企招聘千余人。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9億元,帶動就業2989人。
突出重點群體幫扶。高校畢業生幫扶就業率達95.29%;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2.7萬人,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達21.8萬人;幫助失業和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1.05萬人,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實施三項工程提質增效。職業技能提升工程:開展培訓1.36萬人次,提升就業競爭力。勞務品牌培育工程:培育35家縣域特色勞務品牌(含4家省級、8家市級),累計帶動就業50.8萬人。就業服務提質工程:加快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和“數智就業”系統,優化服務供給。
文旅:引擎作用凸顯,名市魅力綻放
市文旅局將文旅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億人次,創歷史新高。
規劃引領路徑清晰。錨定“西部文化名市”和“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構建“三線三鏈”,推進“百鎮百品”工程。
項目帶動基礎夯實。建成秦文化城市夜游、《大秦紀》數字文旅等標志項目。乾陵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實現零的突破。積極推進咸陽博物院(新館)、鄭國渠5A創建、袁家村國家級度假區創建等重點項目。“百鎮百品”培育渭城老糖酒、淳化蕎麥等微品牌。
融合創新激發活力。煥新升級老街、夜市,引進高端酒店,發展特色民宿,旅游公交便捷通達。積極融入區域發展,與西安共推一體化行動計劃,開通“文旅號”地鐵專列、上線“暢游西咸一卡通”。豐富新業態,開發文創產品230余種。
宣傳營銷聲量強勁。凝練“山南水北 咸陽很美”新宣傳語,策劃“過大年 逛咸陽”等系列活動千余場,推出精品線路36條。承辦全省美食活動,打造“跟著演唱會去旅行”。《何以咸陽》等短視頻播放量超10億次,文旅活動多次登陸央視,城市影響力顯著提升。
三部門表示,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在各自領域為咸陽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 絲路名都”貢獻更大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