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革命老區、全國雙擁模范城銅川,耀州區董家河鎮鳳柳村婦聯副主席董娟利帶著姐妹們縫制鞋墊。“我的孩子是現役軍人,看到張蘭妹妹在朋友圈發起‘繡鞋墊·寄深情’擁軍活動時,我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就繡了6雙鞋墊,送到耀州好人志愿服務隊工作室。”
今年6月,耀州好人志愿服務隊發起了“繡鞋墊·寄深情”擁軍活動,準備在下半年歡送新兵入伍時,把手工鞋墊送給新兵,讓他們感受到家鄉人民的溫暖。
“過去,戰士們身上的一針一線都凝聚著后方百姓的心血。如今物質豐盈,但這份‘針線情’承載的溫情與期許,依然無可替代。”耀州好人志愿服務隊隊長、活動發起人張蘭道出了活動的初衷。張蘭是軍人遺屬、耀州區人大代表,曾榮獲“陜西好人”、陜西省最美志愿者等稱號。
活動發起以來,已吸引80位“擁軍媽媽”加入繡鞋墊的隊伍。耀州好人志愿服務隊的趙麗娜開了一家十字繡小店,特意贈送了一批未繡的十字繡鞋墊。在鄉村庭院中、社區活動室里,有的“擁軍媽媽”戴著老花鏡穿針引線,有的邊繡邊教孩童學針法。細密的針腳里,藏著“愿你守護山河,腳下總有溫暖”的牽掛。
董娟利不僅自己繡鞋墊,還動員左鄰右舍。“一聽到消息,我們村就有21位‘擁軍媽媽’加入。大家茶余飯后聚在一起繡鞋墊,互相學習針法,為咱人民子弟兵送去美好的祝福。”董娟利說。
在崇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簡短的針法培訓后,大家爭著領鞋墊,現場熱鬧得像過節。“給我領一雙!”“我老伴兒手巧,我們領兩雙!”“我把鞋墊領回家,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抓緊繡!”……此起彼伏的聲音,飽含著對子弟兵樸素的心意。
“感受到大伙兒這股發自內心的熱乎勁兒,我特別感動。”崇德社區黨總支書記焦粉動情地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要把這份感動傳遞得更遠,鼓勵更多的社區居民加入進來,讓愛我人民愛我軍的雙向奔赴成為耀州大地動人的風景線。”
耀州區有著深厚的擁軍傳統。耀州好人志愿服務隊十余年來堅持手工縫制千余雙鞋墊贈予入伍新兵,用一針一線傳遞家國情懷。
今年,“擁軍媽媽”已繡制150雙鞋墊。“我們計劃繡300雙。這些鞋墊或許沒有精致的紋樣,卻很有分量,是群眾對子弟兵最樸素的致敬。”張蘭說。
(記者 趙楊博 通訊員 李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