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企業要迎接多部門輪番檢查,填寫繁復的表格等,耗時耗力。”近日,提到連日來不斷開展的多部門一次性聯合檢查,西安西電電工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多部門聯合檢查一次搞定,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如今,通過一部手機、一次掃碼、一趟聯合檢查,就能高效完成一套監管流程。這背后,是西安市創新探索的“互聯網+監管”新模式帶來的便捷體驗,該模式通過匯聚多部門數據資源,橫向聯動各級監管部門,縱向貫通市、區、縣監管層級,以數字化應用賦能政府監管效能,推動監管模式從“人海戰術”向“智慧治理”躍升。
數據筑基:7417萬條信息打造監管“智慧大腦”
8月11日,走進西安市“互聯網 + 監管”運行中心,工作人員正端坐在電腦屏幕前,注視著“互聯網+監管”系統(簡稱系統)中不斷刷新變化的數據。隨著工作人員點開系統界面,行政檢查、監管事項、行政處罰等監管模塊在屏幕上有序切換。
進入“監管事項”模塊,全市各部門近期的具體監管事項、時間、處理結果等信息一目了然。這些數據運行的背后,匯聚了全市40個市級監管部門、7417萬條監管數據、近2萬名市場監管業務人員信息龐大的“智慧大腦”。
工作人員正在操作系統
“別小看這個系統,過去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就像孤島,互不關聯,現在通過系統打通了數據壁壘,讓各部門間的信息實現了數據互通與智能關聯,形成了業務橫向聯動、數據縱向交換的‘總樞紐’。”西安市數據局數字政務處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為持續提升多部門監管效能,西安市數據局加大了監管數據歸集力度,不斷為系統擴容,創新增加了12345市民熱線數據字段,將市民關注的高頻訴求自動匯聚、分析并轉化為精準的執法線索,并實時推送至“互聯網+監管”系統,為監管部門提供預警信號。
通過將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4196項具體監管權責與對應的法律法規精準關聯,系統形成的市、區、鎮三級統一的監管事項清單,實現了“一張清單管到底”。
“面對同一家經營主體時,各監管部門嚴格按照系統中的清單履職,如市場監管部門檢查食品安全、消防部門檢查消防設施等,有效避免了職責交叉、多頭執法,各部門只需按清單‘對號入座’,各司其職。”該負責人說,此舉厘清了各部門的權責邊界,有助于引導市場主體合法經營,可推動監管方式從“經驗式巡查”向“精準化靶向監管”轉變。
這個由海量數據構筑的監管“智慧大腦”,打破了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了監管信息的高效流轉與智能關聯,通過標準化的監管清單推動監管模式的數字化升級,為提升政府監管效能提供了數據支撐與技術保障。
指尖治理:掌上移動執法重塑監管流程
不用紙筆,也無需人工錄入,一部手機即可完成掃碼取證、文書生成、電子簽章等全執法流程。這是雁塔區城管執法局推行“掌上移動執法”以來,執法人員的日常工作。高效便捷的執法流程,讓執法人員的工作質效顯著提升。
執法人員正在運用掌上移動執法
7月底,雁塔區城管執法人員運用“掌上移動執法”處理大寨路一處拆除工地的揚塵問題后,對執法“新體驗”贊不絕口。與傳統執法不同,這次處理全程高效透明,執法人員通過掌上執法移動端拍攝了揚塵畫面、未覆蓋裸土等證據,系統自動關聯時間、地點,并根據違規行為自動匹配揚塵防治相關法條,即時生成法律文書送達當事人。確認違規后,施工方可在線提交陳述申辯意見,執法人員線上回復;后臺審核通過后,系統自動生成處罰文書,施工方掃碼即可完成繳款,全程“零跑腿”。
“以前處理一個案件至少要跑三趟機關,僅文書送達簽收就需十余天,執法效率低下。”雁塔區城管執法局法制科負責人馬勁深有感觸地說,現在通過掌上移動執法,全流程線上流轉,各環節時限明確、全程留痕可追溯,不僅讓當事人免于奔波,也讓執法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向一線監管現場,實現了執法效能質的飛躍。
工作人員向商戶展示掌上移動執法內容
在近日蓮湖區的一次餐飲企業檢查中,執法人員通過掌上執法移動終端掃描營業執照二維碼,系統自動調取企業信息、歷史檢查記錄及信用評級。當發現超范圍經營后,執法人員現場拍攝證據、錄入問題并用系統即時生成《行政指導意見書》同步至企業端,整改復查全程線上追蹤,辦理時效壓縮50%。
據悉,目前“掌上移動執法”已在市場監管、城管、人社等多領域應用,實現了執法全過程記錄、執法文書線上制作、審批流程動態配置等應用,縮短了辦案時長,提升了執法規范化水平和工作效能,讓執法有速度更有溫度。
協同共治:多部門“組團赴企”一次查清
為持續提升監管效能,結合全市各部門的實際需求,西安市數據局依托“互聯網+監管”系統搭建了“綜合監管一件事”子模塊,涵蓋監管事項清單梳理、計劃下達、聯合檢查、結果反饋等功能,實現了多部門綜合監管全流程網上辦。
近日,一場高效的多部門聯合檢查在鄠邑區西安慶長石油銷售有限公司余下加油站開展。鄠邑區司法局組織區應急管理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生態環境局鄠邑分局、余下街道辦事處等部門,依托系統共同實施了跨部門聯合檢查。
多部門正在聯合檢查
檢查中,針對各部門發現的問題,如消防通道堵塞、廢氣處理設備運行臺賬信息不全等問題,執法人員現場給出整改方案并將檢查結果實時錄入系統,企業掃碼即可查看報告,無需等待紙質文件流轉。此外,系統還會自動生成風險評估報告,實現信息共享、整改可溯、監管精準,為后續工作提供了精準指引。
這一高效協同檢查的背后,是“綜合監管一件事”模塊的有力支撐。“具體操作中,由牽頭部門在系統中錄入監管計劃,系統提前3個工作日自動推送任務至各配合部門,多部門協同檢查后,將結果統一反饋至系統,形成全流程線上閉環。”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說。
“以往環保、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輪番檢查,企業需要耗費數小時迎檢。”西安西電電工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環保處處長屠劍軍深有感觸地說,現在一次聯合檢查可以覆蓋多項內容,檢查頻次減少了,效率卻提高了,對企業的打擾大幅降低。
據悉,目前,西安市已在項目建設、養老服務、醫療服務等多個重點民生領域率先開展“綜合監管一件事”試點,通過共享信用等級、監管行為等信息數據,智能篩選監管對象,整合監管計劃,有效減少了對市場主體正常經營的干擾,做到“監管一個平臺、檢查一次到位、問題一抓到底”,讓監管既不缺位又不越位。
從“多頭執法”到“協同共治”,從“線下跑腿”到“線上閉環”,西安市探索的“互聯網+監管”新模式,既是數字賦能的深度實踐,更是監管理念與流程的深刻變革。隨著系統持續迭代與應用深化,西安正以數字賦能監管效能躍升,譜寫城市治理現代化新篇章。
文/圖 記者 王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