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小江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于2020年12月27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看著電視熒屏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守在電視機前的我,不禁又想起了我的岳父。
在岳父家里,至今還珍藏著三枚當年參軍時獲得的紀念章,它們分別是華北解放紀念章、抗美援朝紀念章和全國人民慰問解放軍代表團紀念章。盡管歷時已久,但這三枚紀念章放在一起依然熠熠生輝,似乎在向我們無聲地講述著岳父戎馬半生、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的感人故事。
“華北解放紀念章”為銅質獎章,由兩部分組成。章面圖為嘉禾圖案簇圍著一名英姿颯爽的解放軍戰士,持槍守衛著萬里長城和八一軍旗,獎章下方銘刻“華北解放紀念”六字;獎章另一部分由橫幅紅面黃杠的綬帶組成,與章面連成一體。獎章背面刻有“1950”字樣。獎章整體看上去金光閃閃,威武豪邁,氣壯山河。由于時間久遠,獎章上面那部分已不知所終。這是新中國成立后,華北人民政府和華北軍區為表彰解放華北區參戰人員,經報請中央人民軍事委員會批準頒發的紀念章。
“抗美援朝紀念章”是1952年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頒發給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人員的紀念章,這也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頒發的唯一一種紀念章,也是中國全國性機構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頒發的僅有的兩種紀念章之一。
此枚紀念章為銅質,主體為五角星外圍加放射光芒,五角星的五個角上鑲嵌琺瑯,五星正中為毛澤東左側面頭像,外圍環繞麥穗,下方環繞綬帶,綬帶上寫有“抗美援朝紀念”字樣。紀念章背面刻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贈”字樣和年號“1951”。
還有一枚是“全國人民慰問解放軍代表團紀念章”。1954年2月17日,正值元宵佳節,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發出歡迎“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的指示。2月20日,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舉行慰問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大會。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隨后奔赴各地慰問人民解放軍,并為每個曾經參戰軍人頒發一枚紀念章。這是全國解放后,人民解放軍全建制頒發的第一枚紀念章,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一枚紀念章。
這枚紀念章的材質為黃銅,由兩個五角星疊加交錯成十角星,上面的五角星為藍色,下面的五角星為金黃色,中間部分由紅色五角星、天安門、橄欖枝和沖鋒槍組成,背面有“全國人民慰問人民 解 放 軍 代 表 團 贈 ”和“1954.2.17”字樣。
聽岳母說,我岳父當年復員轉業時,退伍軍裝的兩襟和胸前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紀念章。后來由于種種原因,到如今僅剩下了這寶貴的三枚。
我的岳父名叫朱樹功,生于1931年,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13歲時被國民黨當作壯丁抓走參軍。由于國民黨反動派倒行逆施,不得民心,加上軍隊內部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為人仗義、性格耿直的他,跟另一名戰友想盡辦法逃了出來,直接投奔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積極投身到抗日戰爭的洪流中。抗戰勝利后,岳父被編入中原野戰軍。不久,岳父隨中原野戰軍南征北戰。在1948年底至1949年初的淮海戰役中,岳父所在部隊作為炮兵開赴前線,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一場殊死大決戰。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摧枯拉朽,國民黨軍隊就大勢已去、土崩瓦解。在淮海戰役中,由于岳父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堅決服從命令,并積極掩護戰友,多次搶救戰友于危險之中,曾榮立三等功一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朝鮮戰爭,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岳父所在部隊隨即又開往東北,被重新改編后,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抗美援朝前線,岳父被編入裝甲兵序列。在一次攻占某高地的戰斗中,由于戰斗過于慘烈,很多戰士都不幸犧牲。聽岳父講,戰場上除了狠狠地打擊敵人,誰還顧得上生死,只聽見炮彈嗡嗡的發射聲和爆炸之后的“轟隆”聲,還有子彈從耳邊飛過時發出的“嗖嗖”聲。也正是在那次戰斗中,岳父腿部受了重傷,也落下了嚴重的耳疾。
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岳父和其他戰士們一樣,始終把軍人的榮譽看得高于一切,視名利為糞土。岳父在世時,也從不在別人面前炫耀,只有每年“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才會悄悄從柜子里取出那些被包得里三層外三層的各種軍功章,回首往事、緬懷戰友。每每想起那些犧牲的戰友,岳父總是淚眼模糊。因為這一枚枚非同尋常的紀念章和軍功章里,都留下了他曾經深刻的印記,凝聚著一個老兵對綠色軍營的萬般思念,也勾起了他對塵封已久往事的回憶。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