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眉縣教體局始終把規范和加強校園食品安全作為政治任務、民心工程緊抓不放,各級各類學校將校園食品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嚴防嚴控嚴管各類風險隱患,努力打造家長放心、學生滿意的“校園餐”。
規范食材入口關,提升師生安全感。眉縣依托“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從企業食材分揀、配送到學校查驗、儲存、加工等環節實行全程視頻監督,為全縣61所學校、幼兒園食材查驗現場、3家食材配送企業食材分揀現場和配送車輛安裝96個視頻攝像頭,落實學校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管理員和操作人員3人同時在視頻監控下進行查驗、簽收食材,確保配送到學校的食材安全、足量。同時,眉縣教體局堅持每周五集中核查食材配送企業一周內所有食材配送單據機制,每周隨機抽查學校查驗食材現場,每月聯合縣市場監管局檢查一次食材配送企業,從源頭上保證了食材的安全。通過“線上+線下”一系列的監管,有效保障了“校園餐”食材安全,為師生提供安全、健康、營養的“校園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規范膳食經費管理,提升資金安全。為規范“校園餐”膳食經費管理,眉縣教體局積極協調縣財政、銀行等相關部門單位,為60所學校、幼兒園申請開設了學校食堂專戶,并及時投入使用,師生伙食費直接繳存至食堂專戶,夯實“校園餐”膳食經費納入學校財務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獨立、完善的賬目體系,嚴格學校財務人員核算,規范審核支出是否合規合理、票據是否合規有效、賬目核算是否準確等,從根本上杜絕了膳食經費被挪用、擠占的風險,保證了“校園餐”膳食經費安全,讓每一分膳食經費都實實在在地用在“校園餐”上,為學生提供安全、營養、美味的“校園餐”,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規范“三級監督”,提升管理效能。一是縣級層面部門聯合督導機制。由縣教體局牽頭,聯合市場監管局組建專項督導組,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每月開展聯合檢查,重點核查學校食堂資質證照、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原料采購索證索票、食品加工操作規范、餐具消毒保潔等關鍵環節。建立問題臺賬和整改銷號制度,對發現的問題現場下達整改通知書,跟蹤復查直至整改到位。同時,每季度組織召開校園食品安全聯席會議,分析研判共性問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二是鎮(街)層面實施網格化協同監管。各鎮(街)教育組與屬地市場監管所建立“1+1”結對機制,將轄區學校劃分為若干監管網格,明確責任人員和監管頻次。開展“周巡查、月通報”行動,重點檢查學校食堂環境衛生、食品留樣制度執行、餐廚廢棄物處置等情況。建立“吹哨報到”響應機制,對巡查中發現的重大隱患或突發問題,立即啟動部門聯動處置程序。每學期組織轄區學校食堂負責人開展交叉互查和觀摩學習,促進管理經驗交流共享。三是社會層面推行多元化共治監督。創新實施“陽光陪餐”制度,組建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長代表、社區工作者等組成的校園食品安全監督員隊伍。
實行“每周輪值制”,監督員隨機選擇就餐日深入學校食堂,全程參與食材驗收、加工制作、分餐就餐等環節,填寫《陪餐監督記錄表》并實時反饋。設立校園食品安全監督公示欄,公開陪餐安排、監督電話和整改情況。每學期開展“食堂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代表參觀后廚、參與食譜制定,構建家校社協同監督網絡。通過構建“行政監管+專業督導+社會監督”的三維監督體系,實現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從單一行政主導向多元共治轉變,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從結果管理向過程管控轉變,切實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保障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肖紅濤)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