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文人們開始有意識地賺稿費呢?大概應從唐朝算起。只不過,彼時還不叫稿費,叫潤筆。...
《明史》中記載了這樣兩個相似的故事:明洪武年間的廣東陽春縣,這里的黑惡勢力特別強大,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徐均是一個頗有正義感的官員,剛被任命為這里的主簿,就想除掉這些黑惡勢力,為百姓除害。...
作為戰地記者,奧莉婭娜?法拉奇有著與瘦小身材極不相稱的超強意志,她曾在前線報道過越南戰爭、中東戰爭、南非動亂等,還因為在采訪世界各國政治巨頭時所表現出的獨有的“尖銳、咄咄逼人、轟炸般的盤問、甚至挑釁”而聞名于世。對任何困難、任何強權,她從不妥協。...
在今天的俄羅斯,許多蘇聯時代的偶像已成為明日黃花。他們的雕像要么已經廢棄,要么已無人光顧。但有一位公眾人物還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他就是尤里·加加林。...
亂世為底層人群的躍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民國初期的軍閥,除了袁世凱尚有家庭背景可資炫耀外,其他人都是毫無家世背景可言的平常子弟。很多人從赤貧的最底層,蛻變成叱咤...
在風云變幻、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曾有這樣一所免費公益性大學,培養出多位國民黨空軍英雄,學校學子還曾共同奔赴抗戰前線,殺敵報國,這就是“馮庸大學”。“馮庸大學”雖然從創辦到解散僅存在了短短六年,卻在民國歷史上留下了驚鴻一瞥,其創辦人馮庸同樣有著傳奇的人生經歷:他是奉系元老馮德麟的長子,與張學良是“發小兒”、“鐵哥們”……...
從《群山絕響》里我們不難看出,作者頗受道家思想影響,對小說人物的成長編排,一切顯得自然而然、順勢而為。作為一部具有懷舊色彩的小說,作者以介入文本的姿態進行敘述,融入了更多作者本人對人生的體悟,從而使小說顯得質樸真切,與眾不同。...
作家的感情一般比平常人更豐富,但丁玲絕對算得民國才女中情感史最豐富的一個。她雖沒有林徽因的情史那么赫赫有名,但也是情場高手。與她有過糾葛的男人名單那是長長一大串。公認的明明白白愛過的男人有胡也頻、馮雪峰、馮達、陳明四位,這當然不包括短暫同居過、或是傳過緋聞的那些男人在內。傳說她曾追過瞿秋白,與沈從文、蕭軍、周揚也有過戀情……哪一個不是響當當的人物,哪一位不是現代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
最終,伊姆加德選擇了一個人孤獨的守侯。這個固執而堅韌的女人,伴著一臺老式打字機,一等就是60年,為了季羨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陰和愛情。...
“恒祺不敢違慢,跨著馬馳到圓明園,園外統是洋兵守住,恒祺會說幾句英語,說是前來請和,洋兵始放他進去……恒祺向沒火處走入,劈面正碰著巴夏禮同一個洋裝的中國人,巴夏禮佯作不見,還與那人指手畫腳,導引放火。恒祺忍著一股氣,先與那洋裝的中國人,搭訕起來,問他姓名籍貫。他卻大聲道:"誰人不曉得我龔孝拱,還勞你來細問!"”這段描寫出自蔡東藩的《清史演義》,龔孝拱即龔橙,是清中期文壇領袖龔自珍的長子。...
抗戰期間,吳宓應邀到暫遷至樂山的武漢大學講學,引起轟動。吳宓是國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這種教授名額很少,樂山工商界的陜西同鄉會非常敬重這位老鄉的學問,決定舉行宴會招待他。席中,有人請吳宓講講做人的道理,吳宓說:“我想就是‘不茍’二字。”...
很多人看完《水滸傳》后都會對林沖產生窩囊、糊涂的印象,比如他在面對押送公差的不良意圖時毫無覺察;在野豬林中,放任公差捆住了自己的手腳,淚如雨下;牢城營里,面對差撥索賄時的大罵,林沖連頭都不敢抬;在上梁山前,林沖有兩次身上都帶了解腕尖刀尋仇,一次是發現陸謙把老婆騙到高衙內處,一次是聽李小二說陸謙等人來到滄州,然而這兩次的結果都是幾天沒找到人,自己“心下慢了”……...
提到蘇東坡,人們常會提到一個詞,那就是“曠達”。這幾乎成了他的一大標簽。這種說法,大抵是受了“大江東去”、“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等詞句的影響,這些作品里,確實有一種站立在高遠之處的氣象。但這就是真正的曠達嗎?...
在人們的心目中,范仲淹是以文學家的形象為人們所熟知的。但其實,范仲淹不但有文學才華,還很有經濟頭腦,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運用現代經濟學手段化解了兩次經濟危機,顯示出了非凡的經濟才能。...
“聞人”這個詞在近代上海往往特指流氓幫會中威勢顯赫的頭面人物,虞洽卿便是其中的代表。有人說他是帝國主義的走狗,有人說他是蔣介石的幫兇,老輩寧波人習慣稱呼他為“三北虞洽卿”,無論評價如何,都不可否認虞洽卿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對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的政治、經濟產生過巨大影響的人物。...
1936年,英國倫敦舉行國際筆會,邀請中國代表參加。當時派了兩位代表:一位是代表新文學的胡適之,另一位則是代表舊文學的陳三立。但當時陳三立已經84歲高齡,最終沒有成行。作為中國舊文學的代表者,陳三立顯然是無愧的,但與他代表的這個“舊”字相反,他其實是一個頗具創新思想的人。
...
說起民國歷史上著名的間諜,不得不提到川島芳子的名字,不僅因為她傳奇的人生經歷,也因為她諱莫如深的家世身份。川島芳子本出生于大清王府,貴為格格,但她的命運卻伴隨著大清的沒落而發生了跌宕起伏的變化:從一個普通的滿族少女,變成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一個日本人的殺人武器,最終成了一個漢奸。...
1949年,張老設計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又提出國徽以天安門為主體的創意。關于國徽設計,媒體一度只提梁思成、林徽因,而不提張仃。有人勸他出面爭一爭,他說,我爭它干什么。...
趙季平和孫玲因音樂而結緣,從第一次見面時起,趙季平就認定這個女孩子就是要陪他走完一生的人。千山萬水阻隔不斷他們之間的愛情,歷經千辛萬苦終成連理。孫玲,是趙季平的幸運女神,是賢惠的妻子,是慈祥的母親,年僅53歲時卻因患病離開,痛失所愛,使趙季平創作跌入了低谷。而張寧佳的到來,使趙季平重新燃起創作和生活的激情……...
上世紀抗戰初期,陜西省南部的漢中曾經存在過一所多災多難,命運極其坎坷的大學,名叫西北聯合大學,簡稱“西北聯大”。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它存在的時間一年半都不到,十分短暫——1938年4月成立,1939年8月就解體了;其次,這所同時與著名的西南聯大南北并立,舉足輕重,培養了大量人才,作出巨大貢獻的大學,現在幾乎讓人感覺沒有存在過一樣,了解它的人真不多。是后人太健忘,還是西南聯大太耀眼,又或是西北聯大本身不值得了解和紀念?另外,它拆分后成立的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