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潼關縣充分調動各級河長的積極性,突出治理這個關鍵,強化責任擔當,加大問責力度,努力實現“水清、河暢、岸綠、生態”的治理目標。
一是強化綜合治理。嚴控規劃環保關口,對不符合河流環保規劃的項目堅決不予批準,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過度消耗資源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突出生態治理,加快推進金礦區地質環境治理、重金屬污染治理、河流生態治理、陜西東大門生態綠化及水系建設等項目。統籌水利、環保、農業、公安等部門行政執法職能,嚴厲打擊亂批亂建、肆意開采、三小提金等涉河非法活動,定期不定期對所管轄河段、水庫進行巡查檢查,及時發現和協調解決破壞水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積極開展專項整治,及時對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傾倒垃圾、水土流失、侵占河道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二是強化責任擔當。進一步完善縣、鎮、村三級河長體系,明確各級河長和職能部門的職責,壓實擔子。不斷加強河長工作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縣電視臺、廣場LED屏幕、微信微博等形式,廣泛宣傳河流生態治理成效,曝光環保違規行為,公布各級河長信息,接受群眾監督和舉報,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湖、保護生態的濃厚氛圍。
三是強化督查問責。切實加強督查檢查力度,督查組定期對河長制實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及時通報結果。各鎮辦強化日常巡查監管,牽頭組織轄區內河長制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將河長制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加大問責力度,對河長制落實不力、失職瀆職、履職不到位,造成江河生態嚴重破壞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