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前一天還衣著光鮮地采訪高官政要,今天有可能就已經滿身塵土地和農民朋友打成一團;也許一邊正在為弱者奔走呼吁、慷慨解囊,一邊卻為每月數千元的房貸節衣縮食;也許在別人看來工作輕松、四處游歷,而只有他們的家人知道深夜才是他們工作的開始。
誰要說記者這個職業不累,那他一定沒當過記者,至少不是個“好記者”,但是看到通過自己的報道改變了一些社會現象,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那么受的這些累又算得了什么呢?說白了,記者需要理想、需要激情、需要奉獻。
回想不知不覺度過的4年記者生涯,在別人看來已然是個“熟練工”,而在這個每天都有新技術誕生的時代,單位里每進新人就會不免壓力叢生。同時,新媒體的到來,帶給了廣大受眾群體交流信息、分享信息、評論信息的權利和機會。新媒體所代表的新型傳播模式以及其高效節能、低成本的特點,遵循了新事物發展的規律,符合社會歷程發展的上升趨勢,新媒體的到來快速占據了傳統媒體的原始受眾群體。
新媒體的到來既是挑戰,也是契機。對新媒體的把握不當,可能在轉瞬之間便被淘汰至市場周邊;而對新媒體的恰當使用,也會帶給使用者新的發展契機和機遇。
此時,記者應當有開放的視野和心胸,善于接受新事物,積極的面對新媒體的到來。時常夜里也會反思,自知距離“好記者”還有很遠,只能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不斷學習才不至于掉隊。
在新媒體盛行的今天,“記者可以借助的工具越來越多,傳統理念必將和新的理念產生沖突,作為編輯記者,要借助新媒體,實現創新”。在市場競爭的憂患思維,正視新媒體帶來的巨大便利,為我所用,通過新媒體廣大的信息平臺發掘珍貴的新聞、消息,在發現謠言的第一時間進行合理辟謠,巧妙使用新媒體進行活動發布、輿論制造,并且與受眾交流,培養忠實受眾粉絲。(李鵬)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