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沒有退休金的農民如何養老農村現在老齡化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有一次,我臨時有點事回到村子,村里和過年的時候完全不一樣,靜悄悄的。除了幾個在南墻下邊農村現在老齡化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有一次,我臨時有點事回到村子,村里和過年的時候完全不一樣,靜悄悄的。
中國的傳統,小農經濟時代,都是推崇養兒防老,養兒送終。然后這些年的發展,城市的發達和便捷,吸引了太多的年輕人。目前的農村,雖然漂亮的房子越來越多,可是,一個村子,除了老人和孩子,還有一些留守婦女,幾乎看不到青壯年。
和老齡化普遍化一樣,沒有退休金的農民也比比皆是,沒有退休金意味著養老就成問題。要想老有所養,離不開好的基礎設施,離不開從事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這些年的發展,農村就好像被遺忘了的角落,有的村子,連赤腳醫生都找不到。
要如何解決好數量龐大的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呢?
發展永遠都是硬道理。就像農村娶妻難的問題一樣,讓農村可以乘著新時代的風發展起來,讓更多的年輕人愿意回到農村,讓農村不再空心化。只有年輕人的回流,才是最快的解決老人照顧問題的人力的最快的問題。另一只腿則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讓更多社會機構到農村去服務。
針對農村的養老難題,有個別專家提議農民參與“以地養老”的方式,解決晚年生活問題,在自愿的前提下,農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后,國家會給一筆補償金,這樣農民就可以利用這筆錢來養老。要實現政策的可持續性,保障公平交易,“以地養老”應當有更多的參與主體,讓民間資本也能積極參與其中。
近些年來,許多地方都試行了民間資本參與農村“以地養老”改革,但由于法律制度對于農村集體土地的流轉有諸多限制,這樣的改革一直難以展開,農民手中房、地的市場價值難以真正體現。未來,還需要 進一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土地要素的市場化,“以地養老”才能給農民更多選擇和更好保障,讓農村養老早日向城市看齊。(李鵬)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