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縣環保系列報道之一:
壯士斷腕,鳳縣整合礦山企業
昔日礦山大縣蛻變生態文明示范縣
陳曉育 記者牛小寧
漫山遍野的紅葉,層林盡染,冉冉升起的朝霞映紅了座座山巒,初冬,云霧繚繞的鳳縣美如同仙境,游人如織。
截止11月底,鳳縣空氣優良天數達311天,優良率93%。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環繞的七彩鳳縣吸引大批游客。今年前三季度,全縣旅游收入大幅增長。
在全市重點項目推進現場會中,一曲具有濃厚地域風情特色的實景劇《鳳飛羌舞》和美侖美煥的噴泉表演,讓一個生態環保的新鳳縣呈新在大眾視野。
尤外引起外界關注值的是2017年9月,鳳縣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成為陜西首家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鳳縣實現了從礦山大縣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的華麗轉身。
華麗轉身背后的陣痛與堅守
地處秦嶺腹地、嘉陵江源頭的鳳縣,系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秦巴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區,也是天然礦產資源大縣,長期以來,鉛鋅、黃金采選加工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在80%以上,鳳縣經濟和財政80%以上來自礦產。在嚴格的環保政策下,關停礦產企業,鳳縣發展究竟該怎么走?成為擺在鳳縣縣委縣政府及全縣干部群眾面前的一道難題。
生態文明目標引領,永守綠水青山
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成功后,鳳縣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總目標不動搖,制定“1441”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模式, 1個目標引領即綠水青山工作思路,4個機制保障(設立“全盤掌控”工作機構;創建“全力支持”資金保障機制;夯實“無縫對接”工作格局;強化“從嚴問效”考核追責機制。)4個抓手推進(補齊生態建設短板;轉型發展破解生態阻力;綠化造景、景區提升、城市服務提升生態品質;強化督促檢查)。走1條持續發展生態文明之路,守護鳳縣綠水青山。
主動開刀,整合礦山企業 ,關停高能耗,只為那一方青山綠水。
鳳縣經濟和財政80%以上靠礦產,關停礦業,勢必造成鳳縣多年賴以支撐的財政收入銳減。
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面前,鳳縣縣委政府立足長遠,毅然對自己開刀,對生產規模小、資源利用率低的小型礦山一律整合,對不符合國家規定企業給予逐步關停。同時向高污染,高能耗礦山揮起利箭。堅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業。以節能環保和循環利用為主攻方向,建成了東嶺鋅業、聲威水泥余熱發電及環保設施改造等一批節能減排項目。鳳縣連續兩年躋身“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強縣。
對于整合關閉的礦山企業,更是積極推進生態恢復治理工作和“綠色礦山”創建工作。2018年,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工作在所有礦山企業全面展開, 5戶企業開展綠色礦山創建工作。覆土植綠,建綠色礦山,向環保節能轉型在鳳縣已慰然成風。
11月29日,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在調研全市新聞宣傳工作時,特別對依靠礦產躋身百強縣的鳳縣,壯士斷腕,關停礦山企業,轉向綠色發展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徐啟方書記直言:"發展是硬道理,但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去硬發展,必須走生態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建綠水青山縣,贏金山銀山路”。如今,壯士斷腕的鳳縣正以優生態、促轉型、惠民生,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思路奮力邁進。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