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農村的環境越來越優美,房子越來越漂亮,公路暢通了,衛生干凈了,和以前相比,農民的生活條件逐步得到改善。然而在農村呆久了,隱藏在美麗背后的一些危機卻越來越多的暴露出來。
一、傳統種植業后繼無人。一直以來,山區的農業發展始終以個體農耕的生產方式為主導,即使是現在,許多農民還和以前一樣,手里拿著傳統的農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下地干活。多年來,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的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再加上農資產品投入大,收獲低,種植業的利潤估計保本都難,造成了農村大量土地荒蕪,一些農民寧愿外出打工也不種地,特別是年輕一代,普遍向城市發展,農村人口銳減。留守的老弱病殘即使想種地,也有心無力。
二、打工掙錢越來越難。盡管國家每年在農村有各種補貼,但是這些補貼遠遠不夠,再加上種地利潤太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涌入城市。而現在各行各業競爭壓力都很大,沒有技能的農民工只能在一些工地出賣廉價勞動力,出力多,掙錢少,有的人打工收入僅能維持基本生活。
三、農村光棍現象普遍存在。單身問題是當前一個社會性的問題,農村有,城市也有,但農村的單身問題可能更尖銳一些。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結婚成本高,包括彩禮、修房、買車等硬性標準;二是農村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許多農村女孩想要去城里,但農村男青年要擺脫農村就不那么容易了。
四、農村養老矛盾突出。因年齡、身體原因,五、六十歲以上的農民工被迫返鄉,而這些農民工沒有收入來源,國家給的補貼每月也就幾十元,年輕人要外出打工掙錢,他們又不想拖累子女,留城工作難找,返鄉缺乏依靠,是多數大齡農民工面臨的實際問題。
五、農民的求進思想退化。隨著國家的農村政策越來越好,一些貧困人口的等靠要思想越來越嚴重。他們習慣貧窮,不思進取,以貧為榮,有地不種,有工不打,游手好閑,甚至害怕脫貧。他們知道自己的貧困有政府管、有人著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懶、弱、渙、散的思想。
造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長期以來矛盾積累形成的,如不設法解決,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人的問題更重要。(洛南縣政協辦 劉宏偉)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