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關鍵在于建設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歸根到底在于一把利刃——培養選拔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年輕干部,接續奮斗。如今,面對國內外紛繁復雜的形勢,新時代新使命要求我們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長遠的眼光、更有效的舉措,及早發現、及時培養、源源不斷選拔使用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優秀年輕干部,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培養選拔新時代優秀年輕干部,就能夠凝聚黨心,鼓舞人心;反之則會散渙黨心,涼了人心。要堅持以德為先的導向,破除唯年齡偏向古人云“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要把德作為選拔年輕干部的首要標尺,真正把那些政治堅定、原則性強、品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選拔上。要堅持群眾導向,“干部業績在實踐,干部名聲在民間”,善于依靠群眾的眼光、智慧和力量選好用好年輕干部。要堅持注重實效的導向,干部就要干事創業,破除論資排隊,避免“搞數字出管”的現象發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培養選拔新時代優秀年輕干部要立足于三個“著眼”: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著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眼黨的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福禍避趨之”。老一輩共產黨人憑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換來新中國。新時代優秀年輕干部要牢記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切實扛起共產黨人應有的歷史擔當,勇于責任擔當,不僅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質,也是新時代年輕干部的時代責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既能放下架子,又能放下面子,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堅定理想,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以青春的激情書寫人生,以積極的態度擁抱夢想。
培養選拔新時代優秀年輕干部,是一門科學,它有著自身存在的規律和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曾對培養選拔干部方面提出了一些列的新理論新觀點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干部民主會上,既要堅持民主擴大,尊重群眾公認,又要善于加強領導和引領,不搞唯票取人,提高民主質量。在干部考核評價上,既要注重實效,又要注重分類分層考核,力爭把干部的個人優勢充分發揮到最佳。
培養選拔新時代優秀年輕干部要遵循干部成長規律,以大力發現培養為基礎,以強化實踐鍛煉為重點。“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溫室里培養不出好干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要敢于給他們壓擔子,有計劃安排他們去經受鍛煉。越是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越要放到艱苦環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線去,讓他們在實踐鍛煉中增強黨性、改進作風、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長才干。作為80后的一代,出生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在快速發展的時代,沐浴在改革開放的當代,沒有經歷過下鄉插隊的磨煉,也沒有挨過物資短缺的艱辛,更沒有感受過十年文革的苦難,可以說是長在紅旗下,活在春天里。因此,新時代的優秀年輕干部要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好干部”的五條標準,認真找準自己的定位,擺正好自己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并身體力行的踐行下去。才能真正把群眾當主人,把自己當公仆,實實在在地為人民辦實事。才能更好地把握“四有”賦予的新擔當,掌握“四個全面”治國理政的新布局,肩負起奮發有為的新使命,才能在新常態下有準確的新定位,在新時代的感召下努力有新作為。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成立97年、執政69年,帶領億萬人民走過40年改革開放歷程的中國共產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要實現新作為、譜寫新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于一把利刃——新時代優秀年輕干部。“陌上花已開,君可緩緩歸”。我們必須以壯士斷腕的精神,加快磨刀制刃,讓利刃出鞘,讓我們的事業后繼有人、薪火相傳。
時代,沐浴在改革開放的當代,沒有經歷過下鄉插隊的磨煉,也沒有挨過物資短缺的艱辛,更沒有感受過十年文革的苦難,可以說是長在紅旗下,活在春天里。因此,新時代的優秀年輕干部要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好干部”的五條標準,認真找準自己的定位,擺正好自己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并身體力行的踐行下去。才能真正把群眾當主人,把自己當公仆,實實在在地為人民辦實事。才能更好地把握“四有”賦予的新擔當,掌握“四個全面”治國理政的新布局,肩負起奮發有為的新使命,才能在新常態下有準確的新定位,在新時代的感召下努力有新作為。(作者 韋艷梅)
編輯: 王雅娟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