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畜牧業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傳統產業,以其周期短、見效快等優勢備受農戶青睞,畜牧企業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也是政府在幫扶農民脫貧時首選的產業之一。
近年來,榆陽區委、區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區畜牧局根據《榆陽區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畜牧業發展實際,制定《榆陽區畜牧獸醫畜牧產業脫貧項目實施方案》,進一步提高認識,精準聚焦問題,繼續堅持以發展現代特色畜牧業為主題,以精準扶貧為主線,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進我區現代特色畜牧業轉型升級,助力于打贏脫貧攻堅戰。
組織建設“一村一圈舍” 發展畜禽養殖業新模式
“2018年我們的養殖農場修建起來,占地10畝左右,包括羊棚、豬棚、飼料間、消毒間……”走進魚河峁柏蓋梁村“一村一圈舍”養殖基地,可以看到兩棟整潔規范的養殖場內分別養殖了純種的黑毛土豬和引進的胡羊子。據負責人高治宏介紹,去年養了黑毛土豬100頭,目前引進的胡羊子達600頭之多。該合作社采取以“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帶動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養殖并入股分紅。“我們村普通村民平均每戶每年收入80000左右,而貧困戶每戶每年保本分紅10%。”。
榆陽區通過首創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一村一圈舍”發展畜禽養殖業的模式,結合中省市區專項扶貧資金和部門行業整合扶貧資金,堅持畜牧產業開發建設項目引領,項目建設資金集中向貧困村傾斜,在我區改革重點村和貧困村共創建“一村一圈舍”養殖試點,扶持建設起了一大批土豬、散養土雞、肉牛等特色養殖的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業,既實現了壯大村集體經濟,又達到帶動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的目的。2019年畜牧業專項資金用于貧困村總資金913.6萬元,在大河塔鎮、魚河峁鎮、古塔鎮、上鹽灣鎮4個鄉鎮的沙舍科村、小范地村等19個貧困村發展“一村一圈舍”。其中在大河塔鎮楊家畔村、古塔鎮陳家溝村、上鹽灣鎮向陽山村等8個村依托村集體發展羊產業;在大河塔鎮高沙峁村、魚河峁鎮小范地村、上鹽灣鎮王寨村、古塔鎮閆莊溝村等8個村依托村集體發展肉牛養殖;在上鹽灣鎮設家溝村、劉山村、陳崖窯村等3個村依托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散養土雞和籠養蛋雞。并且在每個項目點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包場技術指導工作,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包場責任。 “現在貧困戶通過養殖產業項目每年得到分紅,養的好的,純收入利潤可在3000元以上,每戶每年增收2000元左右,截止目前為止,我區共計建設‘一村一圈舍’項目70個,帶動500戶貧困戶實現增收。”畜牧局干部拓艷云說。
開展技能培訓“授之予漁”,提高貧困戶“造血”能力
家住在榆陽區補浪河鄉納林村八組的貧困戶邊治榮一家是典型的建檔貧困戶,戶主邊治榮是植物人,妻子付永蘭只能長期在家照顧丈夫,導致生活拮據。近幾年在政府扶貧的政策下自家養了羊,因其家庭特殊情況,無法到鄉村接收集中養殖培訓,區疾控防疫中心的包扶技術人員得知后立馬上門對付永蘭進行有關養殖方面的技術指導,現場示范了帶羊環境消毒方法和免疫注射技術。
我區始終瞄準貧困村貧困戶,確保幫扶措施精準到村、到戶、到人。由區畜牧獸醫局統籌安排,抽出23名工作人員,通過結對幫扶、技術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脫貧攻堅,開展貧困戶結對幫扶工作,對牛圈溝村、安崖村等貧困村的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不脫貧、不脫鉤;精選技術單位工作經驗豐富且技術過硬的干部,組織開展“榆陽區畜牧系統產業扶貧業務技能培訓會”,通過對全系統結對幫扶人員以及各鄉鎮獸醫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畜牧系統人員業務工作能力,更好的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工作。
“現在有些農村家戶養羊只是按時喂養飼料而已,其他并不關心,其實養羊也是需要營養攝取和科學的養殖方法才能長好的,這就需要我們為村民們普及養殖技術和防疫技術的相關知識,直至村民弄懂弄會為止。” 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技術人員劉睿說。根據《榆陽區畜牧獸醫局關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培訓工作實施方案》,今年以來,我區繼續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原則,利用畜牧系統技術優勢組織系統業務骨干12名成立畜牧系統養殖業技術幫扶隊,深入基層為全區397戶新增發展養殖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養殖技術培訓,通過集中辦班、現場指導、咨詢服務等方式,重點向貧困養殖戶傳授畜禽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畜禽糞污處理等知識,提高貧困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水平,增加養殖收益,促進貧困戶精準脫貧,截止目前已舉辦各類培訓90多次,培訓相關人員和貧困戶人員達800多人。
今年以來,全區在大力推廣養殖項目幫扶、合作社幫扶等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培育運行機制好、扶貧效果好、群眾反響好、可持續、可復制、可借鑒的畜牧產業扶貧模式。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及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廣泛宣傳畜牧產業扶貧政策和扶貧典型。同時,發揮區級畜牧技術骨干、村級防疫員、聯絡員等作用,通過制作固定標語、扶貧展板、入戶宣講、集中培訓等形式,營造濃厚的畜牧產業扶貧氛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黃震)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