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9月24日,由漢中市委宣傳部、漢中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奮力追趕超越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西鄉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漢中舉行。發布會上,西鄉縣委書記演曉剛作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奮力譜寫新時代‘六個西鄉’建設新篇章”的主題發布,縣委副書記張洪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敏參加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演曉剛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西鄉始終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發展,在創新與突破、奮斗與崛起的時代大潮中譜寫了壯麗詩篇,經濟實力、人民生活、城鄉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2018年西鄉全縣生產總值110.85億元,是1952年的550倍。人均生產總值從1952年的83.2元增長到32151元,增長385.4倍。2018年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970元、9986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92倍、157倍。
堅定不移加快轉型發展,邁上了追趕超越快車道。 這70年,西鄉實現了從一清二白到繁榮興盛的巨大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鄉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調結構、轉動能、提質量,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三產服務業聯動發展。農業從自給自足到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大力發展茶、豬、煙、菌四大產業,西鄉一躍成為全國商品糧基地、西北最大產茶縣。工業從無到有,積極鼓勵企業壯大規模、推行企業股份制改造、發展循環園區經濟,形成食品加工、清潔能源、生物化工、新型建材、裝備制造集群發展。
三產服務業從小到大,文化旅游、學校醫院、電子商務、物流商貿和房地產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蓬勃發展,百業興旺繁榮。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10.85億元,是1952年有數據記載以來的550倍,人均生產總值是1952年的385.4倍。全縣一、二、三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73:17:10調整到2018年的19:40:41。今天的西鄉百業興旺、活力迸發,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堅定不移保護生態環境,走上了綠色發展新路子 這70年,西鄉實現了從依賴資源到綠色循環發展的巨大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西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創新實施“美麗西鄉”建設行動,全面打響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大保衛戰,強力推進城鄉環境專項整治,成功創建為省級生態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
扎實開展植樹造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快推進“三沿”區域綠色長廊建設,累計造林成林157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由1982年的33.1%增長到現在的65.1%。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狠抓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推動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走上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道路,徹底改變了以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落后觀念,使茶鄉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氣更潔。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構建了對外開放新高地 這70年,西鄉實現了從秦巴腹地封閉落后到改革開放充滿活力的巨大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鄉堅持改革添活力、創新促發展、開放增后勁,大力簡政放權,持續推進經濟、農業農村、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重點領域改革,廣場(電視)問政、生態環保機制建設榮獲全市“十大創新改革”;“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商事制度改革等取得重大突破,我縣行政服務中心躋身全國行政服務大廳“百優”行列。
持續加大項目招引,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西鄉,打造了“錦湖現象”“東關速度”“廊橋模式”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尤其是“十天”高速建成通車、陽安復線即將竣工,西鎮高速加快建設,縣鄉村道路覆蓋成網,通車里程由1978年403.7公里,增加到目前的2630公里,西鄉對外通道更加順暢通達。持續擴大改革開放,與長三角、珠三角、成渝、江漢、關中經濟區等地城市交流更加廣泛,特別是以茶葉為代表的地方特產暢銷國內、遠銷海外,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不斷拓展。
堅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實現了富民強縣新跨越 這70年,西鄉實現了從掙扎在溫飽線上到基本邁入小康的巨大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舉全縣之力打響脫貧攻堅戰,形成了抓好四個重點、堅持四個結合、用好四支隊伍、實現四個提升的“四個四”脫貧攻堅思路,全體干部認真用情“六到”幫扶,目前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91890人減少了7080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5.8%,今年69個貧困村、16400人將擺脫貧困、實現整縣脫貧摘帽。西鄉統籌推進教育、醫療、養老、保障等社會事業,2018年實現平均每一百個學生擁有教師6人,比1978年提高一倍;全縣醫療機構及衛生人數分別達到452個、1958人,是1978年的4.7倍、3.4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低保、五保做到應保盡保。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開展“五講五知”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我縣入圍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深入推進“平安西鄉”建設,全面實行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鄉村治理,重拳出擊掃黑除惡,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堅定不移從嚴治黨管黨,鞏固了風清氣正新氣象 這70年,西鄉實現了整黨、治黨、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巨大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鄉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加強黨的各項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始終把思想教育、理論武裝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和全縣“強黨性、明紀律、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作風紀律大整頓活動,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力求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
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實施黨組織全面過硬和八大提升工程,全面推進基層組織標準化建設,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全縣黨員人數從建國初的86名發展到2018年底的17554名,各級黨組織從12個增長到688個,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更加突出。西鄉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大力整治“庸懶散慢虛”作風頑疾,不斷深化“拍蠅打傘”,全面強化正風肅紀,綜合運用“四種形態”,嚴格監督執紀問責,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逐步形成。
70年非凡歷程昭示茶鄉美好前景。70年來,西鄉人民奮發圖強,艱苦創業,用探索和實踐,走過并見證了一段段波瀾壯闊的創業歷程、發展歷程。新時代新征程,西鄉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全縣人民繼續沿著前行的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為決勝全面小康、加快追趕超越、高質量建設“六個西鄉”而努力奮斗。(記者 康斌 謝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