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民建安康市委會2018年11月23日成立以來,按照會中央、省委會和中共安康市委統一要求,以思想建設為核心,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為抓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凝心聚力,發奮作為,各項工作取得長足發展。
一、情之所鐘謀發展
以標準化市委會、規范化支部、合格會員、咨政建言與社會服務品牌、工作創新“五創”為抓手,推動市委會各項工作全面開展,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一)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會的凝聚力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建設是黨派建設的根本性工作。一年來,民建安康市委員會始終把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要義、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民建全國十一大、省委九屆三次會議和中共市委四屆七次會議精神,貫徹落實中共市委重大決策。扎實推進“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六講六有”爭做合格民建人活動,努力營造向上、向善的會的氛圍。結合民建安康實際,先后組織二十余次政治理論學習。組織骨干會員聆聽百歲抗戰老兵講革命故事,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座談會議暢談新中國成立、人民協商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的偉大歷史意義,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強奮斗取得偉大成就的豐功偉業。引導會員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而非協會組織的深刻內涵,進一步堅定了廣大會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規范黨派組織建設,基礎條件保障有力。組織建設是黨派建設、黨派管理和各項活動順利開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遵循民建《章程》、根據工作需要,市委會設立了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參政議政部、新社會階層工作部、社會服務部六個工作部門。第一屆委員會設立了法律工作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企業工作委員會、老年工作委員會四個專委會。調整充實了綜合支部、科技支部、經貿支部、工商支部、行業支部等五個直屬支部會員構成及領導班子。扎實開展規范化支部創建活動,基層組織活力充分展現,截止10月底,市直支部中3個有了固定活動場所,1個正在建設,為民建“會員之家”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按照注重質量、兼顧數量、保持特色、優化結構的要求,培養發展新會員39名、入會積極分子50余名。舉行新會員會章、會史培訓,用入會宣誓、發放入會通知書、頒發會員證等方式強化入會程序的嚴肅性,增強會員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截止2019年6月,共有會員203名。
(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組織活動規范有序。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規范會員日常行為和工作方式。經過多次討論、修訂,制定、印發了《民建安康市委員會工作規則》《民建安康市委員會委員履職管理辦法》《民建安康市委員會組織發展工作辦法》《民建安康市委員會會費繳納管理辦法》《民建安康市委員會會員管理辦法》《民建安康市委員會捐贈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等制度,推行支部宣傳員、組織員、信息員“三員”制度,為市委會組織建設、對外宣傳和參政議政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市委會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四)開展多種形式培訓,不斷提升綜合素質。以民建安康“大講堂”為抓手,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戰理論、會史會章和安康經濟社會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邀請專家或會員中的專業人士定期舉辦民建安康“大講堂”,以此提升廣大會員綜合能力,推動市委會和會員履職能力建設,截止目前已成功舉辦三期大講堂,收到良好效果。組織骨干會員到延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統戰理論培訓,傳承老一輩革命領導人堅定的政治信念、優良傳統和高尚風范,激發廣大會員的愛國主義熱情。舉辦兩期新會員培訓,從會章會史、會的紀律要求等方面對新會員進行全面系統培訓,引導會員時刻牢記宗旨、立足本職積極履職盡責。
二、志之所趨恪職守
2019年是市委會確定的“調查研究年”,按照“選題有高度、調研有深度、建言有溫度、對策有力度”要求,緊緊圍繞地方黨、政中心工作,積極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及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努力打造安康民建“資政建言”品牌。
(一)履行民主協商職能,參政議政成效顯著。2019初,在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提出9件個人提案被全部立案,1件提案被列為全省重點提案,3條社情民意信息經省委會報送中共省委。市“兩會”期間,市委會9件集體提案、11件人大代表建議、49件委員個人提案被立案,4篇大會發言材料入選委員發言《匯編》,兩名委員分別代表市政協經科委、民建市委會大會發言。1名會員被評為優秀市人大代表,5名會員被評為優秀市政協委員。
(二)扎實開展專題調研,成果受到充分肯定。2019年上半年,市委會聯合市政協經科委開展的《欠發達地區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課題調研,6月份提交市政協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在四屆市政協第十二次常委會上作了大會發言,提交的調研報告分別得到副省長、省委會主要領導和市政府領導的批示、肯定,市委會主委王國庫受邀在第十屆秦勢論壇作了《欠發達地區鄉村振興的研究思考》演講。參加了省委會深度貧困地區產業扶貧課題調研,提出的方案得到課題組一致認可。組織開展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支持小微企業和安康遠程醫療發展等課題調研已于11月形成《報告》。高質量的專題調研,彰顯了民建安康市委會參政議政能力、水平和工作熱情,為安康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
(三)立足群眾所思所盼,報送社情民意信息。組建了社情民意信息員隊伍,完善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廣泛征集和重點約稿相結合,提升報送信息質量,提高社情民意信息的采用率。截止10月底,向省委會報送社情民意信息30篇,被采17篇,向市政協報送社情民意信息6篇。
三、心之所向善服務
以打造民建安康“思源工程”接力行社會服務品牌為抓手,組織動員各方力量,開展捐資助學、扶貧幫困、關愛老殘幼、關心會員企業等形式多樣的社會服務活動。
(一)打造民建安康“思源工程”接力行社會服務品牌。設立民建安康“思源工程接力行”捐贈資金,開展捐資助學、產業支持、消費扶貧等多樣化社會服務活動,為安康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貢獻力量。2019年,在安康市兒童腦病醫院開展了“思源工程”接力行關愛殘障兒童暖冬行動活動,把溫暖的手伸向腦癱兒特殊群體;植樹節當天,組織開展了踐行“兩山理論”接力“思源工程”2019年義務植樹活動;在市委統戰部包聯貧困村--漢濱區早陽鎮店子溝村開展了民建安康“思源工程”接力行消費扶貧暨助力鄉風文明建設活動;向今年入學的部分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獎金。漢濱區委會圍繞捐資助學、扶危濟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會服務。市直經貿支部在茨溝鎮舉辦了“思源工程接力行”2019暖冬行動暨文化下鄉迎新春慰問活動,在鎮坪縣開展了“思源工程”接力行扶貧幫困暨2019送清涼活動;科技支部向白河縣卡子鎮捐贈了15萬元救災物資,舉辦了2019年度秋季作業本計劃助學金發放活動,發放助學金63800元;工商支部開展了“脫貧攻堅,攜手同行”關愛活動;行業支部聯合婦女、法律委員會慰問了孤殘貧困兒童;綜合支部組織會員看望慰問了智障兒童。通過一系列社會服務活動開展,提升了民建安康市委會的社會認知與影響。
(二)做好會員、會員企業服務工作。組織會員企業家積極參加會中央、省委會舉辦的相關培訓、秦勢論壇和中國非公經濟發展論壇,加強與外地企業家交流合作。春節、重陽節前后,班子成員兩次走訪慰問了會內75歲以上的高齡會員,向他們送去組織的溫暖,通過給會員送春節慰問信的形式進一步增強會的凝聚力。走訪調研會員企業,及時了解其發展情況,為企業出謀劃策提建議,引領會員企業牢記使命、守法經營,積極投身地方發展,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踐行民建發展初心。組織召開“凝心聚力,共謀發展”紀念新中國70周年老會員座談會,聽民建老會員講述會史,通過對見證安康民建發展歷程的老同志深入訪談,進一步弘揚優良傳統,以實際行動向祖國致敬。
(三)加強對外宣傳引導,樹立安康民建形象。充分利用各種途徑開展對外交流、宣傳。一年來,先后在市委統戰部網站刊登宣傳稿件25件、市政協網站刊登稿件25件、會中央網站刊登稿20件、省委會網站刊登稿件33件。開辦民建安康微信公眾號發布各類會務活動消息和宣傳報道70篇次。與市委統戰部聯合開展聯誼、交流活動3次,與民建常州市委、民建渭南市委開展了會務交流活動。多途徑對外宣傳、交流,擴大了安康民建的社會影響,樹立了自身良好形象,極大增強了會員的歸屬感、凝聚力、榮譽感、責任感和戰斗力,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夯實基礎。(民建安康市委員會)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