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新安邊鎮位于定邊縣東南邊沿,是典型的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地貌狀況限制了工業發展,當地老百姓基本上都是以農為生,靠天吃飯。近年來,新安邊鎮因地制宜扎實推進產業脫貧工作,讓產業多點開花,農民致富路越走越寬。
“坡改梯”讓貧地變沃土
新安邊鎮大力實施“坡改梯”項目,從種植產業發展根基的耕地治理入手,為群眾增收保駕護航。“坡改梯”項目的實施開啟了全鎮土地治理的先河,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農業產業條件,增加糧食單產,同時也為農業機械化作業、產業結構調整、規模種植打下良好基礎。
新安邊村脫貧戶張海全說:“現在種地,都是機器種、機器收,投資不到1萬元,一年下來能賣個七八萬元,純收益達到6萬多元。”近幾年,村民們靠著梯田真正實現了致富增收。
據了解,新安邊鎮在新安邊村、店子坪村、宗小澗村、大北山村實施“坡改梯”項目20038畝,投資2200萬元,受益貧困戶145戶。
種植+養殖 致富有盼頭
以前新安邊鎮部分貧困戶會散養一些豬、羊、驢等牲畜,但因養殖知識匱乏,收益不高。新安邊鎮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組織技術人員入戶手把手培訓,現場教學,逐漸貧困戶的養殖規模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給增收致富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新安邊鎮店子坪村第一書記龔慧說,目前店子坪村養殖戶越來越多,全村養羊的就有50戶,養豬戶、養驢戶、養蜂戶戶數逐年遞增,規模越來越大。
“養豬收入可以,今年趕過年再賣上十幾只,加上前半年賣的,大概能多收入五六萬塊錢。”新安邊鎮店子坪村脫貧戶高啟發講述養殖脫貧時感慨頗多。
店子坪村養羊大戶高勝富以前靠種莊稼為生,一年存不到1萬元,孩子上學都掏不起學費。2018年他買了30只白山羊開始發展養殖,現在,羊子存欄量已發展到100只,今年總收入超過5萬元,家中的光景一下子好多了。
截至目前,新安邊鎮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種植業138戶,養羊戶59戶,養豬戶52戶,養驢戶19戶,養蜂戶8戶,家庭農場5戶。
小扁杏山桃成就大產業
今年,新安邊鎮鎮政府投資8萬元,在新安邊村、店坊灣村引進大扁杏、山桃1421畝,帶動貧困戶29戶,預期經濟效益每畝增收1000元。
店坊灣村村黨支部書記溫仲權說:“我們村臨近吳起縣,吳起那的老百姓每一家都收扁桃、山桃核子,一年至少都收入兩三萬塊錢。我們村的老百姓對這個產業信心很大。”扁桃、山桃產業發展極大地增加農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能改善生態環境,促進退耕還林工程建設。
“我鎮脫貧摘帽后,堅持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同時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近期以‘三比一提升’工作為抓手,繼續做好鞏固提升工作,真正實現我鎮農民脫貧、增收、致富;真正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目標。” 新安邊鎮副鎮長高潤民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新安邊鎮將繼續結合地域發展實際,圍繞基礎建設“拔窮根”、民生建設“換新貌”、農業產業發展“置新業”發展目標,進一步提升脫貧質量。(王霞霞)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