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個省定貧困村順利退出,64戶貧困戶高標準脫貧,貧困人口可支配收入增加4385.09 元……”2019 年7 月3 日,在藍田縣輞川鎮政府召開的西安高新區幫扶輞川鎮扶貧工作總結會上,當這一數據宣布時,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經過西安高新區駐村扶貧工作隊兩年多的幫扶,藍田縣輞川鎮7 個省定貧困村的189 戶貧困戶也已經全部脫貧,實現高質量“摘帽”。在圓滿完成藍田縣的幫扶任務之后,西安高新區扶貧隊伍又趕赴安康市嵐皋縣,在脫貧攻堅的戰線上繼續戰斗。
2019 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一年來,西安高新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以社會經濟發展帶動脫貧攻堅,以農村全面發展帶動貧困地區發展,以大產業提升帶動扶貧產業,繼續深化全社會共同發力的大扶貧格局,讓貧困群眾在脫貧路上走得更快更遠。
突顯高新特色發揮高新優勢
2019年脫貧攻堅碩果累累
2018 年以來,西安高新區托管雁塔、長安、鄠邑、周至12 個鎮(街)后,轄區首次包含農村。2019年9 月4 日,西安高新區召開“百企幫百村”助力脫貧攻堅暨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動員大會,旨在通過企業幫扶貧困村發展集體產業經濟,走出一條企業發展和產業扶貧共贏的新路子。一年來,西安高新區將157 個行政村及204 戶未脫貧戶作為重點幫扶對象,以簽約結對、村企共建等形式,開展訂單式農業,促進成交型農業發展,推進產業扶貧和社會扶貧。
2019 年12 月13 日,高新區紫薇田園都市小區,產自藍田縣及高新區各鎮街的土蜂蜜、黑木耳、生態富硒米等綠色農業品組成的禮盒在消費攤點整齊擺放,高新區消費扶貧專項行動正式啟動。
過去一年,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向區內社會各界發出了倡議,希望大家做消費扶貧的倡導者、傳播者、踐行者,主動出擊、按需對接,簽署訂單、入村回購,讓貧困群眾生產的農特產品走進機關、企業、部隊、學校、社區,同時使兩者建立起長期定向采購合作機制,構建政府、市場、社會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格局。
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系脫貧攻堅的質量。一年來,西安高新區緊盯脫貧質量,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5 個街辦11 萬人的飲水水質問題得到解決,5229 名貧困學生受到共計356.86 萬元資助,貧困人口全部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且報銷比例高于80%。
根植發展基因激活發展動力
著眼長遠鞏固脫貧成果
安康市嵐皋縣,地處秦嶺南部、巴山北麓,民風淳樸、山清水秀。2019年8月,“走進巴山畫廊 暢游硒有嵐皋”活動正式啟動,西安高新區動員區內企業、單位、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一同走進嵐皋,助力嵐皋的‘旅游’消費,推動嵐皋人民增收。自對接幫扶嵐皋縣以來,西安高新區,通過旅游扶貧、消費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等多種方式,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為嵐皋縣搭建起了多層次、全方位的長效脫貧機制。
建立長效機制,根植發展基因,激活發展動力,阻斷貧困發生的動因,是扶貧開發重點和要務。2019年,西安高新區對全區各村產業發展需求進行了摸底排查,根據摸底情況對全區138 個村產業規劃進行明細指導,確定了以葡萄、草莓、水稻、櫻桃種植的村130 個,勞務輸出、機械加工及農家樂經營的村8 個,并積極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接,撥付460萬元扶持資金,以產業發展不斷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讓貧困群眾從中長期受益,保證脫貧效果。
過去一年,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西安高新區開發適合貧困勞動力的各類就業扶貧公益專崗,確保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進一步通過勞動就業實現穩定脫貧。同時將服務性、輔助性崗位全部納入公益專崗,以各鎮街、各部門為開發主體,深挖崗位,優先安置農村貧困勞動力和貧困家庭大學生。目前轄區各鎮街共開發安置就業扶貧公益專崗136 人,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穩定就業。
脫貧既要物質上脫貧更要精神上脫貧。2019 年,西安高新區扶貧工作高度重視農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重點推進各鎮街和行政村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文化廣場項目,同時加快書香鎮街建設,2019 年6 月底首批鎮街文化中心向群眾開放,為人民群眾滿足精神文化需求提供載體。
2020 年已然到來,脫貧攻堅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在2019 年脫貧工作的基礎上,高新鐵軍將繼續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干抓落實,奮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區內所有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張楚翌 張靜攀)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