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保國 來昌榮 雷文姣
“扶貧無盲區,對癥需精準”。殘疾人群體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堅中之堅,讓殘疾人如期脫貧事關脫貧攻堅大局。近年來,安康市殘聯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殘聯的重視支持下,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以脫貧攻堅統攬殘疾人工作全局,盡銳出戰,精準施策,以殘疾人脫貧攻堅示范市創建為抓手,在著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目標要求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并得到了省市的肯定。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安康市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累計脫貧74346人,占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的88.61%,剩余貧困殘疾人9561人,占全市剩余貧困人口的28.66%,在全省占比下降為14.42%,退出率高于全省平均值4.6個百分點。2017年,安康市被省殘聯確定為全省唯一一個殘疾人脫貧攻堅示范市,其建設經驗在2018年全省殘聯系統領導干部培訓班上作交流發言。此外,石泉縣被確定為全省3個省級殘疾人脫貧攻堅示范縣之一,殘疾人脫貧攻堅呈現喜人態勢。
▲鎮坪縣開展殘疾人微信平臺知識培訓
♥部門聯動抓脫貧
下好脫貧攻堅“一盤棋”,協同作戰才是良策。安康市圍繞創建全省殘疾人脫貧攻堅示范市目標,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夯實工作舉措,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殘聯牽頭”的良好工作機制。
安康市委、市政府把殘疾人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制定了《安康市創建省級殘疾人脫貧攻堅示范市實施方案》《安康市“十三五”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實施綱要》等一系列文件,完善殘疾人安居工程、扶殘助學、醫療救助、生活補助、康復等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了制度保障。
安康市扶貧、人社、衛計等部門先后出臺殘疾人康復托養、技能技術培訓、教育扶持、產業脫貧、創業就業等8個專項行動方案,織密織牢了全市殘疾人脫貧攻堅政策網絡。同時,定期開展殘疾人扶貧數據信息比對和督查檢查,形成了《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情況分析》,組織開展了多期兜底保障政策和殘疾人業務知識培訓,為促進殘疾人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
▲安康市2019年殘疾人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
♥殘聯給力助脫貧
有重視、有支持,更要有作為。安康市殘聯主動出擊,積極發揮市政府殘工委辦公室作用,通過協調各方力量,夯實基層殘聯組織責任,推進各項扶殘助殘政策落實。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安康殘聯系統嚴格按照殘疾人評定標準,采取巡回集中評殘、入戶服務、政策引導等方式,組織開展殘疾人證核發工作,新辦補辦殘疾人證2.4萬人次,為建檔立卡殘疾人享受優惠政策提供依據;嵐皋縣僅2020年4月份就組織醫療機構巡回l2個鎮,集中開展評殘3800余人次,鎮村殘聯組織作用進一步凸顯,服務殘疾人能力明顯提升。
在全市創新推進“雙聯雙百”(領導聯片,科室聯縣,百名殘疾人工作者包抓百名重度殘疾人)工作措施,深入開展殘疾人工作者交友幫扶重度貧困殘疾人活動,助推脫貧攻堅任務落實。全力抓好1個省級殘疾人脫貧示范縣、1個市級脫貧示范縣和旬陽縣全國殘疾預防試驗區建設,推進示范鎮、示范村、示范社區、示范園區、自強標兵創建,定期組織召開一次現場推進會議,總結工作模式,交流工作經驗,典型引路,推進落實。
▲安康市殘聯理事長王懷忠陪同江蘇省常州市殘聯負責人在石泉縣調研殘疾人就業工作
♥多措并舉促脫貧
大力實施殘疾人康復托養、技能培訓、教育扶持、產業脫貧、創業就業、救助幫困、樹自強標兵、兜底脫貧等殘疾人扶貧專項行動,積極爭取中省殘疾人項目資金扶持,進一步把扶貧工作重心、政策支持重心、社會幫扶重心高度集聚,突出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村、殘疾人重點戶,精準發力、集中攻堅,優先解決貧困殘疾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面落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政策,“一人一策”落實特惠政策,不斷鞏固殘疾人脫貧成效,提高殘疾人幸福指數。
實施分類精準救助,加強殘疾人康復托養服務。幾年來累計對4892人次殘疾人開展托養服務,解放其家庭生產力,緩解其家庭支出和長期照護負擔;為殘疾人適配各類輔具15094件(輛、臺),裝配假肢504例,0-6歲聽障、智障、肢體殘疾、孤獨癥搶救性康復訓練720人次,人工耳蝸植入49人,成人驗配助聽器645臺,精神殘疾患者服藥15619人次,為基層醫療機構配發康復訓練器材287套,為殘疾人提供精準康復服務105406人次。
▲寧陜縣殘疾人手工藝品及電商技能培訓班
人都有理想,都想活得有尊嚴。當各類政策、無障礙設施彰顯社會溫度時,更要考慮如何讓其在生活和工作上擁有自力更生的機會。為此,安康市殘聯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殘疾人參加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鼓勵、引導和扶持殘疾人創業,想方設法為殘疾人創造就業、實現增收的機會和條件。
據統計,培訓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屬累計19695人次,鼓勵引導和扶持1175名殘疾人自主擇業、自主創業和個體就業,對527人次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殘疾人進行補貼,積極推進盲人就業,對全市154家符合條件的盲人按摩機構進行扶持,促進盲人就業333人次;創新推出“協會+微信平臺+殘疾人”創業就業脫貧模式,幫助70余名重度肢體殘疾人通過微信平臺創業就業;實施“貧困殘疾人陽光增收”項目,幫助5484名有勞動意愿和能力的貧困殘疾人通過產業扶持實現脫貧。
抓住蘇陜協作機遇,積極促成常州安康殘聯達成殘疾人技能教育培訓、勞務協作、項目支持等領域合作意向。常州市在安康市創建蘇陜協作殘疾人創業就業示范點1個,為漢陰、寧陜、嵐皋、石泉、鎮坪等縣提供價值65.52萬元輔助器具,援助扶持資金36萬元,幫助60余名貧困殘疾人赴常州實現了異地就業,通過蘇陜扶貧協作項目帶動貧困殘疾人773人。
▲安康市殘聯組織盲人按摩師創辦盲人按摩示范店促進盲人就業
♥強化宣傳增動力
“一個社會發展的文明程度在于弱勢群體是否有尊嚴地活著,因此在鼓勵殘疾人自我發展、樹立典型的同時,我們更要引導全社會給予殘疾人更多的尊重和平等相待,營造良好的環境,提升文明素養。”安康市殘聯理事長王懷忠表示。
近年來,安康市培樹殘疾人脫貧攻堅自強模范典型30余個,先后有20多名殘疾人被評為全市脫貧攻堅百名“自強標兵”和全省脫貧致富先進個人、陜西好人等。2019年8月《中國殘疾人》以《多輪驅動助推殘疾人脫貧》,2020年4月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以《不讓一個殘疾人在脫貧路上掉隊》為題報道了安康市殘疾人脫貧攻堅的經驗做法;在安康市電視臺播放專題節目3期,在安康市廣播電臺播放殘疾人法規政策及連線節目7期,制作殘疾人脫貧攻堅專題片3部,《安康日報》《各界導報》《陜西殘疾人》等媒體刊發新聞稿件和調研文章30余篇;組織攝制了《生命之歌——安康市殘疾人自強勵志故事》在安康市電視臺播出。
▲安康市殘聯班子成員了解殘疾人招聘信息
全面推選樹立殘疾人自強模范和助殘脫貧典型,激發殘疾人脫貧內生動力,弘揚全社會助殘脫貧正能量。舉辦了2期殘疾人自強脫貧事跡報告,10名來自安康市內外的自強脫貧典型作了勵志報告。向省殘聯組織選送了20余名殘疾人自強典型和2名助殘脫貧典型,平利縣周克剛自強脫貧典型2次在全省進行宣講,激勵了更多的貧困殘疾人自強奮斗奔小康。
“當我和10名來自市內外的自強脫貧典型走在大街上,路上行人紛紛投來敬佩的目光時,我為安康市良好的社會風氣感到欣慰,更為這些自強不息、實現了自我價值的身殘志堅的朋友感到自豪。”王懷忠感慨地說,“這也是我們殘聯工作者的終極目標,努力讓每一個殘疾人活得有尊嚴、有價值!”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