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陜西省委員會
4月17日,省民建召開了會員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座談會,就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和做好我省“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行了座談。針對行業受疫情沖擊大,政策措施落實難、手續繁,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增大等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研究出臺提振企業信心的措施。一是把支持和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達產作為目標,堅決把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措施落到實處,實行督導和考核。二是根據陜西地處低風險區的實際,制定常態化防疫指南,在防疫和經濟復蘇之間找到平衡點,把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到復工復產復市上。三是參照其他省份的做法,研究出臺對失業者發放消費券的辦法,把困難救濟同刺激消費結合起來。四是加快復學步伐,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生活正常化。五是進一步落實“六保”要求,推進社會全面復工復產,在防疫達標前提下,審慎使用疫情防控一票否決。六是建立心理咨詢隊伍,幫助疏解企業家和未復工人員的焦慮情緒。七是制定預案,提前介入今年大學生畢業就業問題,對一時難以就業或是無法到崗的人員,建議由中省財政撥款,按月發放一定的就業補助,解決一段時期(3—6個月)的生活費。
精準幫扶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一是對會展業、電影業、旅游業、餐飲業、酒店服務業等企業加大力度落實定向寬松政策,通過貸款展期、續貸等措施保持符合條件的存量貸款不下降,放寬對中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率。二是政府相關部門出面協調業主和客戶之間的債權債務延期、展期問題。三是中小微企業在政府預交的各種押金,建議暫時退還給企業,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四是支持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采取無還本續貸措施,穩定企業資金鏈。五是建議對受到疫情沖擊較大的企業員工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水平發放一定補貼,幫助企業穩定員工隊伍和維護勞資關系,創造條件讓企業不裁員、不減員。
利用疫情創造的特殊時機,加快推進改革。一是加大對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公共消費領域的改革,擴大公共消費規模,規范公共消費行為,促進教育、醫療等領域公共服務消費的均等化和可獲得性。二是加快我省投資、金融和財政領域的改革,加大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基建的投資力度和規模。加大陜西自貿區制度創新,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投資和金融開放。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提高在陜外資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收益性。
對已經出臺的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評估和完善。一是從融資可得性、支出負擔減輕、恢復生產、改善盈利四條標準,對已經出臺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評估,改善政策實施效果,確保救助政策的及時兌現和可持續。二是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和應用便利性。建立政策清單,出臺政策落實細則,便于中小微企業選擇使用。簡化幫扶政策申請流程,推廣表格化或無需申請模式。三是選取各地最具宣傳效力的媒體,集中統一宣傳各項幫扶政策。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定期發布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便于廣大中小微企業對相關政策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執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