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占地400畝的林下養雞場內,貴妃雞、珍珠雞、青腳麻、良鳳、海蘭灰、京紅等兩萬多只不同種類的雞正在咕咕咕地覓食,顯得悠閑自在。這些雞,是鄭寨子村全體村民的致富希望。“今年年初,我們合作社就給所有村民共計1505人,分紅6.7萬元,”鄭寨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理事長郭興旺欣喜地說。
郭興旺,一個倔強的80后小伙子,現任鄭寨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理事長。提起他的名字,鄭寨子村的村民們都會眾口一詞地稱贊:吃苦耐勞、勤懇踏實、敢想敢做、有志有謀。
二十年前的鄭寨子村,風沙橫行,水源短缺。郭興旺和大多數人一樣,刻苦學習,希望將來考上大學能夠遠離貧窮故土。然而事與愿違,郭興旺勉強讀完初中后就輟學了,他心里暗暗發誓:既然走不出去,就要把家鄉建設成自己向往的樣子。“年輕要有擔當,不能無所事事浪費青春,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想農民之所想,解農村之所憂,這是我所堅持的信念,我一定要盡最大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郭興旺說的斬釘截鐵。
留在故土的郭興旺,努力學習,刻苦鉆研,花費了九年時間考取了高級職業農民,并在2019年被定邊縣農業部門和鄉鎮評為“十佳職業農民”。郭興旺先后為村民引進了多絨種山羊,鼓大養羊戶錢袋子;摸索出雙膜西瓜套種馬鈴薯、油葵的耕作新模式,實現了一年兩收,最大限度使農民得實惠;注冊“安綠”黑南瓜地理標識,實現了標準化生產,提升品牌效益;最重要的是他因地制宜采用本地作物配制出土雞飼養新飼料,引入綠殼蛋雞徹底引領村里貧困戶、殘疾戶、五保戶、青年人致富創業奔小康。
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每每看到生活困難的鄉親,郭興旺兒時貧困的記憶便油然而生,不能讓村里有一個孩子輟學。借助精準扶貧的春風,郭興旺將飼養一個月的脫溫雞子免費送給貧困戶,雞子成長過程中全程免費指導,待五個月后小雞長成大公雞后,按照市場價全部回收。通過這樣的方式郭興旺一共送出了繁殖雞苗1500多只。
“郭總給我們村里辦了很多實事,帶著我們發家致富過上幸福好日子,特別是成立鄭寨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極大地帶動了我們的生產積極性。”53歲的村民王志斌高興地說,“我現在在合作社里當飼養員,離家近,工資高,家庭生活經濟收入又多了一項來源,我也干勁兒十足。”
“我們養殖場主要產出白、紅、綠三個顏色為主的生態土雞蛋,預計年產蛋120萬顆,年收入150萬元。”郭興旺堅定地說,“我們已經注冊了‘沙林源’商標,要做土雞蛋的高端品牌,合作社還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拓展銷路,徹底改變鄭寨子村的經濟發展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讓全村農民真正富裕起來。”(楊光琴)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