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雷文姣)“截止2019年底,白河累計減貧6.6萬人,7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24%。”5月28日,白河縣縣長李全成在安康市舉行的“打贏脫貧攻堅決勝小康新時代”系列發布會上介紹,今年2月27日,經省政府批復同意,白河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陜南避災扶貧搬遷扎實推進。圖為白河縣茅坪鎮棗樹社區
近年來,白河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先導工程,制定移民搬遷安置專項規劃,將全縣居民按照“縣城—集鎮—新型社區”各三分之一的比例進行布局,優化各類要素資源配置。白河率先探索的“山上建園區、山下建社區”搬遷安置體系累計完成2.8萬戶10.4萬人的搬遷安置,集中安置率達95%。
特困群眾高興地領到了新樓房的鑰匙
“白河積極引進創辦新社區工廠86家,100戶以上的移民搬遷安置點實現新社區工廠全覆蓋,圓了搬遷群眾‘樓上居住、樓下上班’的夢”李全成介紹說,為促進貧困戶增收,白河按照“產業就業創業‘三業’并舉、長中短項目一體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思路,鼓勵村組干部帶頭示范、動員外出能人返鄉創業、支持工商企業下鄉建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市場主體+合作組織+貧困戶”帶動模式,真正將貧困群眾嵌入產業鏈。
特色產業引領群眾脫貧增收。圖為白河縣卡子鎮友愛村農民張緒云正在收獲香菇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斬斷根植于貧困戶身體里的窮根,讓貧困戶的腦子富起來,才能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白河堅持把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對內大力開發人力資源、造就高素質勞動者,對外高質量向發達地區轉移人口、有效斬斷貧困鏈條。近5年累計投入7.6億元,改擴建中小學校和幼兒園45所,新增校舍面積16.7萬平方米,成功創建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特別是高考成績連續19年位居全市前列,每年向高校輸送1000多名大學生。
“‘摘帽’只是新起點,‘趕考’永遠在路上。”李全成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確保全縣人民一個不少的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