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全縣脫貧攻堅“三排查三清零”工作開展以來,府谷縣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以排查為手段,以清零為目的,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四度”工作法,組織全體幫扶力量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全力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脫貧任務清零、整改任務清零、漏點短板清零,做到脫貧攻堅工作村村過硬、戶戶過硬、人人過硬。
精心部署加快速度
組織機關干部、駐村工作隊、村支書召開全體會議,迅速傳達府谷縣縣委召開脫貧攻堅“三排查三清零”工作部署會議精神并開展“三排查三清零”業務培訓會。隨后,召開黨委專題會議,印發《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開展“三排查三清零”工作方案》,建立“1+4+12”的快速、暢通、高效“攻堅機制”。即1個“三督一考”工作專班, 以村組為單位,分為4大組12個分小組的排查組,實行一周一調度、一周一通報,要求各村認真對照任務要求,緊扣時間節點扎實推進“三排查三清零”。
全面排查增強精度
由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黨委政府、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共同組織人員三方聯動,通過“十看、一報告”實現精準排查。“十看”即一看糧,看是否不愁吃;二看房,看住房是否安全;三看教育,看教育貧困幫扶是否落實;四看飲水,看飲水是否達標;五看檔案,看建檔立卡信息是否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六看健康,看健康扶貧是否送到位;七看產業,看產業扶貧是否實現穩定增收;八看就業,看就業扶貧是否有勞動力家庭保證有就業;九看保障,看低保兜底政策是否落實;十看成效,看建檔立卡以來幫扶對象收入是否增加,生活條件是否有明顯改善,對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是否滿意等。“一報告”,指一旦發現幫扶對象存在政策不落實、有返貧風險、家庭出現重大變故、生產生活遇到較大困難等情況要及時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便民服務中心黨委政府等相關行業部門溝通報告,并及時跟進,確保問題全面解決。截止目前為止,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共排查一般農戶195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48戶,邊緣戶2戶。排查出問題18個,立行立改14個,上報問題4個。通過排查,查出各級反饋問題2個,自查問題2個,查出監測預警動態幫扶機制應建立5個,查出產業就業帶貧益貧機制應建立13個,查出扶貧資產管理機制應建立5個,查出規范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應建立1個。
問題整改加大力度
對照各級各類反饋問題和群眾反映及媒體監督問題,按照全面排查、即查即改、限時清零的原則,采取包村領導包片、包村干部負責、駐村工作隊指導、村兩委干部配合“四位一體”的做法,對排查出的短板問題逐個自查整改,做到問題排查不留死角,不存盲點,全面整改到位。召開黨委專題會議和村民村民代表大會,研究完成24個機制的建立。
補齊短板延伸長度
聚焦長效機制,堅持補短板強弱項,把該補齊的短板補起來,該堵塞的漏洞堵塞好。健全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對存在返貧風險監測人口、存在致貧風險邊緣人口、穩定脫貧不享受政策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及時將返貧致貧的人口納入幫扶,確保群眾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扎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全面落實政策措施,鼓勵引導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繼續加強對農村合作社的管理和運營,有序推進農村產業項目,集體產業實現穩步增長。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探索“合作社+公司+農戶”經營模式,進一步增強了龍頭企業帶富減貧能力。引導大橋村與陰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入股綠圃園養殖企業,簽訂三年定期保本分紅協議,構筑新型農企關系,保障集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楊建林)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